泰來否往
成語拼音
- tài lái pǐ wǎng
泰來否往成語解釋
-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典故出處
- 《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周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成語典故
- 可正是樂極生悲,今日個泰來否往。★元·宮大用《范張雞黍》
成語造句
- 人生充滿變數,有時困難重重,有時又順風順水,正所謂泰來否往,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人物和事件都在演繹着興衰交替、禍福相依的規律。
且說在古代有一個名叫風雲城的地方。起初,這座城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街市熱鬧非凡,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城中的商人誠信經營,生意興隆;農民們辛勤勞作,年年豐收;學子們勤奮向學,立志報國。
然而,風雲突變。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降臨,先是連續數月的大旱,讓農田顆粒無收,百姓面臨飢餓的威脅。接着,又爆發了嚴重的瘟疫,許多人染病離世,家家哭聲震天。城中的商業也隨之蕭條,店鋪紛紛關門,曾經的繁華瞬間消失不見。
面對如此困境,城中的官員們有的驚慌失措,有的趁機貪污腐敗,中飽私囊。但有一位名叫李正的官員,他挺身而出,積極組織百姓抗旱救災,同時四處尋求援助。他不辭辛勞,日夜奔波,一心只爲拯救這座陷入絕境的城市。
在李正的帶領下,百姓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他們挖井找水,開闢新的農田,種植耐旱的作物。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終於迎來了轉機。
這一年,風調雨順,農作物獲得了大豐收。瘟疫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逐漸恢復。商業重新活躍起來,過往的繁榮景象再次呈現。
風雲城的經歷正是“泰來否往”的生動寫照。正如《周易》中所云:“否極泰來,泰極否來。”事物的發展往往是在逆境達到極點後,就會轉向順境;順境達到極點後,又會轉向逆境。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勇敢面對,就一定能夠迎來轉機,就如同風雲城一般,從否境走向泰境。而當我們身處順境時,也不能驕傲自滿,應當居安思危,以防再次陷入困境。這便是“泰來否往”這個成語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也是風雲城的故事給予我們的啓示。
泰來否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