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擋車

成語拼音

táng bì dǎng chē

螳臂擋車成語解釋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車”。

典故出處

李一《荊宜施鶴光復記》武漢義師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數省之兵,蓋有螳臂擋車之勢,危莫甚焉。”

成語典故

飛蛾撲火,螳臂擋車,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白樺《梅園青松·周總理您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詩

成語造句

面對強大的對手,他還妄圖憑藉一己之力與之抗衡,簡直就是螳臂擋車。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小小的諸侯國。這個國家雖然不大,但其國君卻野心勃勃,妄圖擴張領土,稱霸一方。 有一次,這個諸侯國準備攻打一個比它強大得多的鄰國。國內的大臣們紛紛勸諫國君,希望他能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然而,國君被權力和慾望衝昏了頭腦,根本聽不進去。 在出徵的那一天,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當他們行進到一片開闊地時,路邊的草叢中突然竄出一隻螳螂。這隻螳螂舉起它那看似強壯的前肢,試圖阻擋大軍前進的步伐。士兵們看到這一幕,都哈哈大笑起來。 一位將軍對國君說:“陛下,您看這隻螳螂,竟然不自量力地想要阻擋我們的大軍,真是愚蠢至極。”國君卻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之前大臣們的勸諫,自己不正像這隻螳螂一樣嗎?憑藉着弱小的國力,就妄圖去攻打強大的鄰國,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此時,國君終於醒悟過來。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令撤軍,並向大臣們道歉,表示今後一定會虛心納諫,不再做出如此魯莽的決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像那隻螳螂一樣,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或困難時,我們要有自知之明,切不可螳臂當車,否則只會落得失敗和嘲笑的下場。正如《莊子·人間世》中所說:“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我們應當審時度勢,量力而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挫折。

螳臂擋車-成語圖片

螳臂擋車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