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爲家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éi jiā

天下爲家成語解釋

原指將君位傳給兒子,把國家當作一家所私有,後泛指處處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個地方。

典故出處

《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古代的某些時期,君王追求大一統,渴望實現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最終達成天下爲家的理想局面。

成語故事

在遠古時代,部落聯盟首領的傳承通常採用禪讓制,選擇賢能之人來擔當大任。 堯,這位德高望重的首領,年老之時,遍尋天下能者,衆人皆推舉舜。舜爲人孝順友愛,德才兼備。堯對舜進行了諸多考驗,將兩個女兒嫁給他,觀察他的治家之道;讓他處理政務,考驗他的理政之能。舜不負衆望,將一切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深得民心。最終,堯將首領之位禪讓給了舜。 舜在位期間,兢兢業業,任用賢能,如大禹治水,解除了水患,造福了百姓。舜年老時,同樣以禪讓之制,選擇了治水有功的大禹作爲部落聯盟的首領。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逐漸發生了變化。大禹治水時,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山川地理、物產資源瞭如指掌。他帶領民衆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使得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大禹的威望日益高漲,其勢力也不斷壯大。 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啓憑藉父親的威望和自身的實力,打破了禪讓制的傳統,繼承了大禹的位置。啓的繼位引發了一些部落的不滿和反對,但啓憑藉強大的力量鎮壓了反對之聲,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自此,“天下爲公”的禪讓制結束,“天下爲家”的世襲制開始。啓建立了夏朝,成爲了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從此,君主之位在家族內部傳承,國家成爲了一家一姓之天下。 在“天下爲家”的時代,權力的集中帶來了一定的穩定,但也引發了諸多問題。後世的君主,有的勵精圖治,開創盛世;有的荒淫無道,導致民不聊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天下爲家”的制度延續了數千年,見證了無數王朝的興衰榮辱。它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反映了人類對權力和財富的追求與爭奪。然而,無論制度如何變遷,民衆對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渴望始終未變。

天下爲家-成語圖片

天下爲家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