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工易事
成語拼音
- tōng gōng yì shì
通工易事成語解釋
- 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餘的換沒有的。同通功易事”。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現代社會,分工合作能夠提高效率,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這正是通工易事所帶來的好處。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相鄰的村莊,分別叫做東村和西村。
東村以農耕爲主,村民們大多擅長種植各種農作物,每年都能收穫豐富的糧食和蔬菜。然而,他們在手工製作方面卻相對薄弱,家中所需的一些工具和日用品常常無法自給自足。
西村則恰恰相反,西村的村民們大多精通各種手工技藝,能打造出精良的農具、精美的傢俱以及各種實用的生活用品。但西村的土地較爲貧瘠,糧食產量有限,村民們時常爲溫飽問題擔憂。
有一天,東村的一位聰明的年輕人阿強在田間勞作時,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他認爲,如果東村和西村能夠相互合作,東村爲西村提供糧食和蔬菜,西村爲東村提供各種手工製品,那麼兩個村莊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大家的生活也能變得更加美好。
阿強立刻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東村的村長,村長聽後覺得十分有道理,便親自帶着阿強前往西村商議此事。西村的村長和村民們聽了阿強的提議,也都紛紛表示贊同。
於是,從那以後,東村和西村便開始了密切的合作。東村的村民們定期將豐收的糧食和新鮮的蔬菜送到西村,西村的村民們則精心製作出各種優質的手工製品回饋給東村。
在這個過程中,兩個村莊的村民們都發揮了自己的專長,相互幫助,不僅滿足了彼此的需求,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原本生活艱苦的村民們,日子都逐漸好了起來。
東村的一位老者感慨地說:“這種相互合作、各取所需的方式,真乃明智之舉啊!這就如同古人所言,‘通工易事,羨補不足’,我們兩個村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讓大家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隨着時間的推移,東村和西村的合作模式越來越成熟,吸引了周邊許多村莊的效仿。這種“通工易事”的做法逐漸傳播開來,使得更多的人們受益,也促進了這片地區的繁榮與發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善於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優勢,通過相互合作、交流,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優化利用,從而達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的。
通工易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