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博今
成語拼音
- tōng gǔ bó jīn
通古博今成語解釋
- 形容知識淵博。同通今博古”。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對各種歷史事件和文化知識都瞭如指掌,稱得上是通古博今。
成語故事
- 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名叫李明的書生。
李明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便對知識充滿了無盡的渴望。他的家族藏書豐富,爲他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然而,李明並沒有滿足於家族所藏之書,他常常遊歷四方,拜訪各地的學者和大儒,虛心求教。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李明來到了一座古老的書院。這座書院歷史悠久,曾經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人才。李明在這裏結識了一位名叫王夫子的學者,王夫子學富五車,通古博今。
王夫子見李明勤奮好學,便對他格外關注,常常與他探討歷史和文化。李明在王夫子的指導下,開始深入研究古代典籍。他從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說,到秦漢的歷史風雲;從魏晉的風流雅士,到唐宋的詩詞華章,無一不精心鑽研。
經過多年的努力,李明終於成爲了一位備受尊敬的學者。他無論與人談論何事,都能引經據典,將歷史的經驗和智慧運用得恰到好處。
有一年,當地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百姓生活困苦。官員們爲了解決旱災問題,召集了衆多學者商討對策。李明也在受邀之列。
在商討會上,有人提出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上天降雨。李明卻站出來說道:“在古代,也曾有多次旱災,然而真正解決問題的並非是祭祀,而是合理的水利工程和有效的救災措施。我們應當借鑑古人的智慧,興修水利,調配物資,幫助百姓渡過難關。”他引述了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歷代王朝應對災荒的策略,令在場衆人信服。
最終,官員們採納了李明的建議,旱災得到了有效的緩解,百姓對他感激不已。
李明通古博今的才華,不僅爲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也讓他的名聲傳遍了四方。他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激勵着更多的學子努力學習,追求博學多識,以智慧和知識造福社會。
通古博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