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言
成語拼音
- tóng rì ér yán
同日而言成語解釋
-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同同日而論”。
典故出處
- 《晉書·郗鑑傳》及愍懷太子之廢,可謂柔而有正。武秋失節之士,何可同日而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這件事的複雜程度和那件事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怎能同日而言?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段故事。
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天下大亂。
在趙國,有一位名叫趙括的年輕人。他自幼熟讀兵書,談起兵法來滔滔不絕,連他的父親趙國名將趙奢都難不倒他。衆人皆對趙括的兵法造詣稱讚有加,認爲他將來必能成爲一代名將。
然而,趙奢卻深知兒子的問題所在。趙括雖然理論知識豐富,卻從未有過實戰經驗,而且他常常過於自負,不懂得靈活應變。
此時,秦國對趙國虎視眈眈,一場大戰一觸即發。趙國的老將廉頗奉命率軍抵禦秦軍。廉頗深知秦軍強大,採取了以守爲攻的策略,堅守營壘,不與秦軍正面交鋒。雖然戰爭的局勢陷入了僵持,但廉頗的策略有效地保存了趙國的實力,使得秦軍難以突破防線。
可是,趙王卻對廉頗的戰略不滿,認爲他太過保守,遲遲不能擊退秦軍。在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讒言下,趙王決定撤換廉頗,讓趙括擔任主將。
當趙奢聽到這個消息時,憂心忡忡。他深知兒子趙括根本無法勝任這一重任,但又無力勸阻趙王。
趙括上任後,立刻改變了廉頗的戰略,主動出擊。秦軍將領白起深知趙括的弱點,故意佯裝敗退,誘敵深入。趙括不知是計,率領趙軍一路追擊,陷入了秦軍的包圍。最終,趙軍大敗,四十多萬士兵被坑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場戰爭中,將趙括與廉頗相提並論,實在是不能同日而言。廉頗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老將,他的戰略是基於對戰場形勢的準確判斷和對士兵生命的尊重。而趙括只是空有理論,卻缺乏實戰經驗和應變能力。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切不可僅憑表面的言辭和理論就對人或事物輕易下結論,真正的能力和價值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體現。就如廉頗與趙括,他們的軍事才能根本不能放在同一層面去比較,不能同日而言。
同日而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