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羣分

成語拼音

rén yǐ qún fēn

人以羣分成語解釋

人按照其品行、愛好而形成團體,因而能互相區別。指好人總跟好人結成朋友,壞人總跟壞人聚在一起。

典故出處

《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齊宣王要辯士淳于髡推薦賢士,他一天就推薦七個,宣王感到驚訝,問是不是在濫竽充數。淳于髡說:“鳥有鳥類,獸有獸類。只能到山上才能採到柴胡,這就是物各有類,我經常與賢人打交道,因此可以爲您推薦更多的賢人。”。

成語造句

不同性格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社交圈子,正所謂人以羣分。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衛國的公子州籲是衛莊公的寵妾所生。他性情暴戾,喜歡舞刀弄槍,而衛莊公卻對他過度溺愛,從不加以管束。州籲身邊聚集了一羣同樣好勇鬥狠、驕奢淫逸的人。 與州籲不同的是,衛國大夫石碏的兒子石厚,雖然和州籲交好,但石碏卻是一位正直忠誠的大臣。石碏多次勸誡石厚不要和州籲來往過密,他深知州籲的爲人和其身邊那羣人的品性。然而,石厚卻不以爲意,依然我行我素地和州籲混在一起。 後來,衛莊公去世,衛桓公即位。州籲愈發肆無忌憚,他與石厚等人密謀篡位。他們終於找到機會發動叛亂,殺害了衛桓公,州籲自立爲君。 石碏對衛國發生的這一切深感痛心和憤怒。他明白,州籲和他的黨羽們是一羣爲非作歹之人,他們的行爲會給衛國帶來巨大的災難。爲了挽救衛國,石碏決定設計除掉州籲和石厚。 他假意與州籲合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後,暗中聯絡陳國,請求陳國協助捉拿州籲和石厚。最終,州籲和石厚在陳國被擒。石碏毫不猶豫地派人去處死了石厚,同時也主張處死州籲,以正國法。 這個故事深刻地體現了“人以羣分”的道理。州籲和他身邊的那些人,因爲共同的不良品性和野心而聚集在一起,他們相互影響,相互縱容,最終走上了邪路。而石碏作爲一個正直的人,他與州籲等人有着本質的區別,無法認同他們的行爲。 正如孔子所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選擇與什麼樣的人交往,往往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和行爲走向。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謹慎選擇朋友,與那些品德高尚、積極向上的人相聚,這樣才能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否則,就如同州籲和他的那羣人一樣,陷入不良的圈子,難以自拔,甚至給自身和社會帶來危害。讓我們銘記這個故事的教訓,在人際交往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志同道合的良善之人攜手前行,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人以羣分-成語圖片

人以羣分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