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音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亡國之音成語解釋

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爲哀思的曲調,後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典故出處

《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史記·樂書》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成語典故

卿勿爲亡國之音,使人悒悒。★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林四娘》

成語造句

如今這國家局勢混亂,那街頭巷尾傳出的靡靡之音,竟有了幾分亡國之音的意味。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個國家,名叫陳國。 陳國的君主陳後主,終日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對國家政事漠不關心。他身邊簇擁着一羣諂媚逢迎的臣子,歌姬舞女環繞左右。宮廷之中,夜夜笙歌,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陳後主尤其喜愛一種柔靡哀怨的音樂,這種音樂充滿了頹廢和消極的情緒。大臣們曾多次進諫,勸他應以國事爲重,遠離這些消磨意志的音律。然而,陳後主卻置若罔聞,依舊沉浸在這所謂的“美妙”之中。 當時,陳國的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可陳後主卻在宮廷中與嬪妃們飲酒作樂,欣賞着那被後世稱爲“亡國之音”的樂曲。 在這頹廢的音律中,陳國的國力日漸衰弱,軍隊士氣低落,防務空虛。終於,敵國的大軍兵臨城下,陳國的將士們雖拼死抵抗,但無奈國力懸殊,最終城破國亡。 陳後主淪爲了階下囚,曾經的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般消散。當他回首往事,才幡然醒悟,那些曾經讓他沉醉不已的音樂,正是導致國家滅亡的禍根。 “亡國之音”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警示着後人,沉迷於享樂和頹廢的事物,往往會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正如《禮記·樂記》中所說:“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應當以國家的繁榮昌盛爲己任,遠離那些消磨意志、使人沉迷的不良嗜好,才能帶領國家走向富強和昌盛。否則,就如同陳後主一般,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的悲慘結局。

亡國之音-成語圖片

亡國之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