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成語拼音
-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成語解釋
-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典故出處
- 《論語·爲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著名大思想家孔子經常教育人們要講信義,他說:“作爲人卻不講信用,真不知道那怎麼可以,就好像高大的馬車沒有駕馬的倪,小的馬車沒有駕馬的軌,它們憑什麼才能行走呢?爲人必須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於人。”。
成語造句
- 一個人如果總是出爾反爾,那麼他就真的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了。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季札的人。季札是吳國的公子,他品德高尚、重情重義。
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路過徐國。徐國國君見到季札佩戴的寶劍,非常喜愛,卻不好意思開口索要。季札看出了徐國國君的心思,但因爲還要出使他國,佩劍是必要的禮儀象徵,所以當時並未將寶劍相贈。季札在心裏暗暗承諾,等自己完成出使任務後,一定將寶劍送給徐國國君。
然而,當季札完成使命再次路過徐國時,徐國國君卻已經去世了。季札感到非常悲痛和遺憾,他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的承諾。於是,季札來到徐國國君的墓前,解下自己所佩的寶劍,將它掛在了墓旁的樹上。他的隨從感到很不解,說:“徐國國君都已經不在了,您把劍掛在這裏又有什麼意義呢?”季札正色道:“當初我在心裏已經答應了要把劍送給徐國國君,怎麼能因爲他去世了就違背自己的諾言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我不能做一個不講信用的人。”
季札的行爲被人們傳頌開來,大家都對他的誠信深感敬佩。他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提醒着人們要堅守信用。
在歷史的長河中,因堅守信用而成就大事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因失信而導致失敗的也比比皆是。比如周幽王爲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失信於諸侯,當真正的危險來臨時,無人前來救援,致使國家滅亡。
在現實生活中,信用同樣至關重要。無論是個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商業領域的合作,信用都是基石。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幫助;而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則會被人唾棄,處處碰壁。
我們應當以季札爲榜樣,始終將誠信放在心中,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不輕易違背自己的承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贏得他人的認可和支持,共同構建一個誠信、和諧的社會。讓我們銘記“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的道理,用誠信書寫我們的人生篇章。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