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高論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gāo lùn
危言高論成語解釋
- 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學術研討會上,他提出的觀點並非尋常,旁人卻覺得那是危言高論,不予認同。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天下動盪,局勢不明。
有一位名叫李賢的文人,他心懷天下,目光敏銳,對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有着深刻的洞察。然而,他的觀點和言論常常與主流相悖,被許多人視爲異類。
當時,朝政被一些權臣所把持,他們爲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損害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或者迎合權臣,以求自保和獲得好處。
但李賢卻毫不畏懼,他在各種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權臣們的種種惡行,分析這些行爲將會給國家帶來的嚴重後果。他的言辭犀利,觀點獨到,卻也因此惹來了許多麻煩。
有人勸他:“你何必如此冒險,說這些可能會爲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的話呢?”李賢卻堅定地回答:“我若不發聲,國家危矣,百姓苦矣。我寧願以一人之險,喚醒衆人之良知。”
在一次朝廷的重要會議上,衆人都在討論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對真正的關鍵問題避而不談。李賢卻挺身而出,大聲疾呼,陳述當下的危機和解決之道。他的言論可謂是危言高論,讓在場的許多人都感到震驚和不安。
權臣們對他恨之入骨,想方設法打壓他,甚至試圖陷害他。但李賢不爲所動,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局勢愈發嚴峻,那些曾經被李賢指出的問題一一顯現,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此時,人們纔想起李賢當初的那些危言高論,意識到他的先見之明。
雖然李賢最終未能改變局勢,但他的勇氣和智慧卻被後人銘記。他的危言高論,並非是爲了譁衆取寵,而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深憂慮和責任。
正如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一樣,他們的聲音在當時或許被視爲異類,但經過時間的檢驗,終能證明其價值和意義。
危言高論-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