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

成語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三人成虎成語解釋

三個人謊報城市裏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爲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典故出處

《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成語典故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爲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爲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裏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纔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爲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爲“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僞,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成語造句

大街上謠言傳播得很快,有時一件小事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最後竟會演變成三人成虎般的嚴重後果。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魏國與趙國將要聯合攻打韓國,韓國十分驚慌,趕忙派使者前往魏國,請求魏王不要出兵。 使者見到魏王,向他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在魏國的都城中,有一個人突然跑來對另一個人說:“大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那個人自然不相信,畢竟在繁華的大街上怎麼可能有老虎呢。過了幾天,又有一個人對他說:“大街上有老虎。”他開始有些將信將疑了。再過了幾天,第三個人又跑來告訴他:“大街上真的有老虎啊!”這下子,他完全相信了,心裏惶恐不安,覺得大街上真的有老虎在出沒。 使者說道:“如今趙國和魏國聯合攻韓的消息,就如同這大街上有老虎的傳言一樣。大王,您想想,僅僅因爲三個人反覆說大街上有老虎,就使得人們信以爲真。而現在關於我們韓國的各種謠言滿天飛,說我們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您難道就輕易相信了嗎?其實韓國一直都是魏國可靠的盟國啊,我們之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做出對魏國不利的事情呢?如果大王您輕信了這些謠言,輕易出兵攻打我們,那最終可能會破壞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會給兩國的百姓帶來災難啊。” 魏王聽了使者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自己差點因爲輕信傳言而做出錯誤的決策。經過慎重考慮,魏王最終決定放棄攻打韓國,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三人成虎”的道理。有時候,謠言經過多人的傳播,就會讓人誤以爲是事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各種謠言和虛假信息充斥着我們的生活。我們不能僅僅因爲很多人都在說同一件事情,就盲目地相信它,而應該保持理性和判斷力,通過多方面的調查和分析來驗證信息的真實性。正如《論語》中所說:“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我們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不被他人的言論所左右,這樣才能避免被虛假信息誤導,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我們自己也要注意言行,不輕易傳播沒有根據的謠言,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損失。

三人成虎-成語圖片

三人成虎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