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之童
成語拼音
- wǔ chǐ zhī tóng
五尺之童成語解釋
- 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
典故出處
- 《孟子·滕文公子》從許子之道,則市價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成語典故
- 俺夫人治家嚴肅,有冰霜之操。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輒入中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
成語造句
-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裏,即使是五尺之童也能感受到真摯的關愛所帶來的溫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寧靜而祥和。鎮中有一位名叫李伯的教書先生,他爲人正直善良,學識淵博,深受鎮民們的尊敬。
李伯開辦了一所小小的私塾,招收鎮裏的孩童前來讀書習字。在他的學生中,有一個名叫小虎的孩子,年約七八歲,聰明伶俐,但性格卻頗爲頑皮。
一天,小虎在私塾中與同窗打鬧,不小心碰倒了李伯最珍視的一尊硯臺,硯臺摔成了兩半。李伯看到這一幕,並未大發雷霆,而是平靜地將小虎叫到跟前,溫和地問道:“小虎,你可知錯?”小虎低下頭,小聲嘟囔道:“先生,我知錯了。”李伯微微一笑,說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你要明白,在這私塾之中,應當遵守規矩,專心學業。”
小虎聽後,連連點頭。然而,沒過幾日,小虎又在課堂上調皮搗蛋,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李伯這次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說道:“小虎啊,我多次教導於你,爲何你總是不聽?你如此行爲,將來如何能成爲一個有擔當、有作爲之人?”小虎看着李伯嚴肅的表情,心中開始有了一絲悔意。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虎雖然偶爾還是會調皮,但在李伯的耐心教導下,逐漸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也開始努力收斂自己的性子。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官員,他聽聞李伯的私塾教導有方,特地前來視察。官員看到孩子們都在認真讀書,心中十分滿意。當他看到小虎時,便問李伯:“此子如何?”李伯回答道:“小虎原本頑皮,但經過教誨,已有悔改之意,假以時日,必能有所成。”官員點了點頭,然後對小虎說:“孩子,你要努力學習,將來爲國家和百姓效力。”小虎鄭重地點了點頭。
數年後,小虎長大成人,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成爲了一名清正廉潔的官員。他始終銘記李伯的教誨,一心爲百姓謀福祉。
當小虎回到家鄉探望李伯時,李伯感慨地說:“當初的五尺之童,如今已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我甚是欣慰。”小虎則跪地拜謝道:“先生的教誨,學生終身難忘。”
正是李伯的悉心教導,讓原本頑皮的小虎得以改過自新,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便是年幼的孩子,只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都有可能成爲有用之才。
五尺之童-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