鬩牆禦侮
成語拼音
- xì qiáng yù wǔ
鬩牆禦侮成語解釋
- 鬩爭吵;鬩牆兄弟相爭於內;禦侮抵禦外敵。比喻雖有內部爭吵,仍能一致對外。
典故出處
- 《詩經·小雅·棠棣》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侮)。每有良朋,焌也無戎。”
成語典故
- 凡我國民,務念鬩牆禦侮之忠言,懍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攜,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東藩、許廑父《民國演義》第一二回
成語造句
- 兄弟之間雖偶有分歧,但當面對外敵時,便能摒棄前嫌,鬩牆禦侮,共同保衛家園。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國君衛莊公在位時,他的夫人莊姜美麗且賢德,卻沒有子嗣。後來,衛莊公又娶了陳國的厲嬀,厲嬀生下孝伯,但孝伯早逝。厲嬀的陪嫁妹妹戴嬀生下了公子完,莊姜將公子完收爲養子,視爲己出。
然而,衛莊公還有一個寵妾,生下了公子州籲。州籲從小就好武,衛莊公對他十分縱容。大臣石碏多次勸諫衛莊公,要對州籲加以管教,不可過分寵溺,否則將釀成大禍,但衛莊公不聽。
莊姜厭惡州籲的驕橫跋扈,而州籲也對莊姜和公子完心懷不滿。等到衛莊公去世,公子完繼位,是爲衛桓公。州籲愈發肆無忌憚,最終在公元前 719 年,州籲設計殺害了衛桓公,自己篡位成爲衛國國君。
州籲的篡位之舉引起了衛國臣民的強烈不滿,國內局勢動盪不安。他爲了轉移國內矛盾,決定對外發動戰爭,企圖通過戰爭來樹立自己的威望。但此舉並未讓他得到民衆的支持,反而讓衛國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
此時,石碏聯合陳國國君設計誅殺了州籲,迎回了在國外流亡的公子晉,擁立其爲衛國國君,是爲衛宣公。
在這場衛國王室的內亂中,衛國的國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曾經和睦的兄弟、親族之間,因爲權力和慾望而相互爭鬥,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在面對外敵入侵的威脅時,衛國的臣民們又能夠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侮。
這正如“鬩牆禦侮”這個成語所表達的含義,兄弟們雖然在家裏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衛國的這段歷史深刻地詮釋了這一成語的內涵,也讓後人明白了,內部的紛爭往往會導致自身的削弱,而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團結一致纔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鬩牆禦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