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氣怡色

成語拼音

xià qì yí sè

下氣怡色成語解釋

形容氣色和悅,態度恭順。同下氣怡聲”。

典故出處

《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

成語典故

且如孝子事親,須是下氣怡色,起敬起孝。★《朱子語類》卷七四

成語造句

與人交流時,應當心平氣和,即便觀點不同,也不能惡言相向,而要做到像他那樣,始終能下氣怡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張善的年輕秀才。張善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好學,心懷大志,一心想要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張善的父母辛勤勞作,省喫儉用,只爲支持他讀書。張善深知父母的期望和付出,因此學習格外刻苦。然而,科舉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多次參加考試,卻屢屢名落孫山。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張善也曾心灰意冷,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但每當他看到父母那充滿期待和信任的目光,便又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埋頭苦讀。 終於,在又一次的科舉考試中,張善發揮出色,成功中舉。這個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小鎮,人們紛紛前來祝賀。張善的父母更是喜極而泣,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中舉後的張善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自己的責任更加重大,不僅要爲家族爭光,還要爲百姓謀福祉。不久,他被任命爲當地的一名官員。 在任職期間,張善遇到了一位名叫劉財的富商。劉財爲人狡詐,經常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在當地百姓中聲名狼藉。一天,劉財爲了自己的一樁生意,企圖賄賂張善,希望他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善深知爲官之道,應當清正廉潔,爲百姓主持公道。面對劉財的賄賂,他不僅嚴詞拒絕,更是對其進行了一番教訓。然而,劉財並未就此罷休,他四處散佈謠言,詆譭張善的名聲,試圖讓張善在百姓心中失去威信。 面對劉財的惡意中傷,張善沒有憤怒,也沒有急於辯解。他依然保持着冷靜和理智,以“下氣怡色”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前來詢問的百姓。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釋事情的真相,用自己的真誠和公正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最終,劉財的陰謀被識破,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張善則因爲他的正直和善良,在當地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成爲了百姓心中的好官。 張善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要保持冷靜和堅定;在與人相處時,要“下氣怡色”,以平和、友善的態度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下氣怡色-成語圖片

下氣怡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