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死勿去
成語拼音
- xiào sǐ wù qù
效死勿去成語解釋
- 指竭盡忠誠。
典故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爲也,效死勿去。”
成語典故
- 設在圍城中,內無糧芻,外無救援,當如何?先生應聲曰效死勿去”。★清王士秅《池北偶談·談獻三·蘇門孫先生言行》
成語造句
- 在面對艱難險阻時,他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決心,即便所有人都退縮了,他依舊堅守陣地,效死勿去。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那是在一個戰亂紛飛的時代,國家面臨着外敵的入侵和內部的動盪。有一位將領名叫李忠,他所鎮守的城池成爲了敵軍重點攻擊的目標。
敵軍兵強馬壯,裝備精良,而李忠手下的士兵數量有限,物資也極爲匱乏。然而,李忠並未有絲毫退縮之意,他深知這座城池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決心堅守到底。
在敵軍猛烈的攻擊下,城牆多處破損,士兵們傷亡慘重。但李忠身先士卒,始終奮戰在最前線,激勵着士兵們的士氣。他的勇敢和堅定感染了每一個人,士兵們紛紛表示願意跟隨他效死勿去。
一天夜裏,敵軍趁夜色再次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李忠帶領士兵們拼死抵抗,戰鬥異常激烈。就在這時,李忠的副將心生怯意,勸李忠放棄城池,保存實力,日後再圖反攻。李忠怒目而視,大聲呵斥道:“身爲將領,當保家衛國,怎能輕言放棄!我們在此效死勿去,定能守住城池,守護百姓!”副將被他的氣勢所懾,不再多言,重新投入戰鬥。
經過數日的激戰,敵軍始終未能攻破城池。而李忠和他的士兵們早已疲憊不堪,傷痕累累。但他們的意志卻如鋼鐵一般堅定,從未動搖。
最終,敵軍因久攻不下,糧草耗盡,不得不撤退。李忠和他的士兵們成功守住了城池,爲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這場戰爭中,李忠和他的士兵們用行動詮釋了“效死勿去”的精神。他們不畏強敵,堅守信念,爲了國家和人民,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正義和尊嚴而英勇奮鬥。
效死勿去-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