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恥

成語拼音

xíng jǐ yǒu chǐ

行己有恥成語解釋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爲可恥的就不去做。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一個人應該時刻保持清醒,明白何事可爲,何事不可爲,做到行己有恥,比如在面對利益誘惑時堅守道德底線,絕不因一時貪念而做出違背良心的事。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諸侯紛爭,社會動盪不安。有一個名叫孔丘的人,他心懷天下,立志要爲這亂世帶來秩序與道德的曙光。 孔丘廣收門徒,傳授自己的學說和理念。在他的衆多弟子中,有一個叫子路的年輕人。子路生性豪爽,但性格急躁,做事有時魯莽衝動。 有一次,子路所在的城邑遭受了敵軍的侵襲。子路毫不猶豫地投身戰鬥,奮勇殺敵,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然而,在戰鬥結束後,子路卻因爲一時的貪功,搶奪了本應屬於其他將士的戰利品。 孔丘得知此事後,面色凝重地將子路叫到面前,嚴厲地說道:“君子當行己有恥,你的行爲違背了道德準則,如何能成爲衆人的表率?”子路聽後,羞愧地低下了頭。 孔丘接着說:“古之賢者,皆以知恥爲德。昔日,吳國的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無辜殺害,他逃離楚國,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借吳國之力復仇。但在復仇之後,他並未因成功而迷失自我,反而對自己藉助他國力量攻伐母國的行爲感到恥辱,最終自縊而亡。伍子胥深知行己有恥,故而能留名青史。” 子路深受觸動,他反思自己的行爲,痛心疾首地說道:“老師,我知錯了,今後定當以恥爲鑑,規範自己的行爲。” 從此,子路時刻銘記孔丘的教誨,無論是在言行還是在處事上,都以“行己有恥”爲準則。他不再衝動魯莽,凡事都深思熟慮,遵循道德規範。 在又一次面對敵軍的戰鬥中,子路表現得英勇無畏,且嚴守紀律,不貪功,不冒進。戰後,他將所得的賞賜公平地分配給衆人,自己分毫不取。 衆人皆對子路的改變稱讚不已,而子路只是謙遜地說:“吾師教誨,行己有恥,我當銘記於心,不敢忘卻。” 正因如此,子路最終成爲了孔丘衆多弟子中的傑出代表,他的事蹟也被後人傳頌,成爲了人們學習的榜樣,讓“行己有恥”這一理念深入人心。

行己有恥-成語圖片

行己有恥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