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賢任能
成語拼音
- xuǎn xián rèn néng
選賢任能成語解釋
- 鹽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與能”、選賢舉能”。
典故出處
- 《舊唐書·食貨志上》設官分職,選賢任能,得其人則有益於國家,非其纔則貽患於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成語典故
- 以道言之,選賢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漢成帝》
成語造句
- 在公司的管理中,領導應該做到公正公平,真正實現選賢任能,讓有才華和能力的員工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晉升機會。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爲鄭國。鄭國的君主鄭莊公去世後,鄭國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混亂與動盪。
當時,鄭國的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紛爭不斷,官員們爲了自身的利益勾心鬥角,而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卻往往被埋沒,無法得到重用。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子產的年輕人嶄露頭角。子產出生於貴族家庭,但他卻沒有貴族子弟的驕奢之氣,反而勤奮好學,心懷大志。他深知國家的困境,立志要爲鄭國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子產多次向當時的執政者進言,指出國家存在的種種問題,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議。然而,那些執政者卻對他的建議置若罔聞,認爲他不過是一個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但是,子產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繼續努力,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經驗,同時廣泛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終於,機會來了。鄭國再次爆發了嚴重的內亂,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在這關鍵時刻,子產挺身而出,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平息了內亂。
新的君主即位後,開始反思過往的種種弊端,意識到國家需要真正的賢能之士來治理。此時,子產的名字再次被提起。君主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任命子產爲相,讓他主持國政。
子產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整頓吏治。他堅決地裁撤了那些無能、貪婪的官員,選拔了一大批有才華、有品德的人擔任重要職務。他選賢任能,不看出身,只看才能和品德。那些原本出身卑微,但卻有着真才實學的人,在子產的提拔下,得以一展抱負。
在子產的治理下,鄭國的政治逐漸清明,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百姓們安居樂業,對這位賢相讚不絕口。
子產選賢任能的舉措,爲鄭國帶來了繁榮和穩定,也讓鄭國在諸侯國中重新樹立了威望。他的事蹟被後世傳頌,成爲了治國理政的典範。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選賢任能始終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古代的鄭國,還是當今的社會,只有讓真正的賢能之士有機會施展才華,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選賢任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