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乘興

成語拼音

shān yīn chéng xīng

山陰乘興成語解釋

後指訪友。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戴逵),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成語典故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高傲,行爲豪放不拘,他辭官隱居在山陰,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在一個大雪夜裏,他喝酒賞景覺得少了琴聲,就命僕人開船連夜趕往戴逵處,拂曉時趕到戴門前,卻說:“山陰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成語造句

他突然想去拜訪老友,就如同山陰乘興一般,說走就走,毫不猶豫。

成語故事

在東晉時期,有一個叫王徽之的人,他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生性灑脫,不拘小節,行爲常常出人意料。 有一天夜晚,王徽之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戴逵。戴逵是當時一位著名的藝術家,擅長繪畫和雕刻。王徽之十分欣賞戴逵的才華,兩人雖然居住地相隔較遠,但情誼深厚。 王徽之當時在山陰,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命人準備船隻,要連夜前往戴逵所在的地方去拜訪他。就這樣,王徽之在夜色中乘船出發,一路沿着河道前行。 可是,經過一夜的航行,當船快要到達戴逵家時,王徽之卻突然讓船伕停下船。船伕十分不解,問道:“我們歷經辛苦,好不容易快到了,爲何不繼續前行去見戴先生呢?”王徽之淡然一笑,說:“我本是一時興起而來,如今興致已盡,何必還要去見他呢。”說罷,便讓船伕調轉船頭,又沿着原路返回了。 王徽之的這種行爲看似荒誕,卻體現了他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追求。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和規矩,只跟隨自己內心的感覺和衝動。他的“山陰乘興”之舉,成爲了後世流傳的佳話。 這也正如《晉書》中所記載的王徽之的其他事蹟一樣,展現出他與衆不同的性格和處世方式。這種率性而爲、隨心而動的生活態度,雖然在當時可能讓一些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卻也讓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獨特而鮮明的印記。 在後來的歲月裏,“山陰乘興”這個成語便用來形容趁着一時的興致,隨意行事,也體現了一種對自由和隨性的追求。人們在面對一些事情時,有時也會想起王徽之的這個故事,思考在遵循規則的同時,是否也應該給自己的內心留下一些空間,去追尋那些突然而來的興致和衝動,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和體驗。

山陰乘興-成語圖片

山陰乘興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