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不信

成語拼音

yán ér bù xìn

言而不信成語解釋

說話不講信用。

典故出處

《淮南子·泰族訓》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爲之者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總是答應別人的事情卻做不到,這種言而不信的行爲讓人逐漸對他失去信任。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有一個名叫張立的商人,他經常往返於各國之間,販賣各種珍貴的貨物。 張立爲人精明,善於言辭,在生意場上也算是小有名氣。有一次,他來到了一個名叫衛國的小國。衛國的國君正在爲國家的財政狀況發愁,聽聞張立到來,便召見了他,希望能從他這裏購買一些急需的物資來充實國庫。 張立見到衛國國君後,巧舌如簧,對國君許下了種種美好的承諾。他聲稱自己能夠提供大量的優質糧食、精良的兵器,而且價格公道,交貨迅速。衛國國君聽了他的話,滿心歡喜,當即與張立簽訂了一份鉅額的交易契約,並預先支付了一筆豐厚的定金。 然而,張立拿到定金後,卻並沒有按照約定去籌備貨物。他將這筆錢用於其他投資,企圖獲取更高的利潤。時間一天天過去,衛國國君遲遲不見張立交付貨物,多次派人催促,張立總是以各種藉口推脫。 終於,衛國國君忍無可忍,再次召見張立,嚴厲地質問他爲何言而無信。張立卻厚着臉皮說道:“生意場上風雲變幻,諸多意外難以預料,還請國君再寬限些時日。”衛國國君大怒,斥責道:“你當初信誓旦旦,如今卻言而不信,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實在是罪不可赦!” 最終,衛國國君下令將張立抓捕入獄,並沒收了他的全部財產。張立因爲自己的言而不信,不僅失去了生意,還遭受了牢獄之災。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言而有信乃立身之本。正如《論語》中所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一個人若總是言而不信,必將失去他人的信任,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生活中,我們應當以誠信爲本,信守承諾,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成就一番事業。

言而不信-成語圖片

言而不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