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帶重還

成語拼音

shí dài zhòng hái

拾帶重還成語解釋

比喻拾到財物,物歸原主,不佔爲己有。

典故出處

相傳唐宰相裴度少時遊香山寺,拾得某婦人所遺下的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爲父親脫罪的,裴度守候着還了她。見宋·丁用晦《芝田錄·裴度》。

成語典故

傳說唐朝時期,宰相裴度年少時遊覽香山寺,撿到一個婦人遺失的三條寶帶,儘管他很喜歡,但是他不據爲己有,而是在原地等待失主的到來,原來是這個婦人借來爲她父親脫罪用的。裴度毫不猶豫地還給他。

成語造句

他在地上撿到了一條貴重的項鍊,沒有絲毫貪念,毫不猶豫地尋找失主,最終拾帶重還,這種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佩。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甲的年輕人,他生活在一個繁華的小鎮上。 李甲家境普通,但爲人正直善良,勤奮好學。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前往集市,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穿梭。走着走着,他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條華麗的腰帶,那腰帶製作精美,一看就價值不菲。李甲環顧四周,發現並沒有人在尋找什麼東西,他本可以將這條腰帶據爲己有,但他的良心告訴他不能這樣做。 李甲決定在原地等待失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太陽漸漸西斜,可失主依然沒有出現。周圍的人都勸他別等了,說這條腰帶肯定是被人遺棄的,但李甲不爲所動。終於,在夜幕降臨的時候,一個神色焦急的富人匆匆趕來,四處詢問是否有人撿到一條腰帶。李甲上前詢問了一些細節,確認此人就是失主後,毫不猶豫地將腰帶歸還。 富人對李甲的拾金不昧十分感激,他拿出重金想要酬謝李甲,但李甲婉言謝絕了。他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能要。”富人對李甲的品德欽佩不已,他決定和李甲結交爲朋友。 後來,富人在生意上給了李甲很多幫助和機會,李甲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富人的支持下逐漸闖出了一番事業。他的正直善良也爲他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正如古人云:“君子養心莫善於誠。”李甲的拾帶重還之舉,體現了他的真誠和善良,這種品德讓他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回報。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要爲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即使面對誘惑,也要像李甲一樣,保持本心,做到拾金不昧。因爲,善良和正直往往會爲我們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好運,讓我們的人生道路更加順暢。

拾帶重還-成語圖片

拾帶重還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