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弗知

成語拼音

yán zhě fú zhī

言者弗知成語解釋

指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能。同言者不知”。

典故出處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對於這件複雜的事情,他在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就妄下定論,簡直是言者弗知。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天下初定,百廢待興。新君登基,一心想要重振朝綱,讓國家繁榮昌盛。 有一位忠誠的大臣,名叫李崇。他爲人正直,一心爲了國家和百姓。李崇深知國家在戰後需要休養生息,於是多次向君主進諫,提出了一系列減輕賦稅、鼓勵農耕的建議。 然而,新君卻沒有領會李崇的苦心。他認爲李崇的建議過於保守,不能快速實現國家的富強。君主一心想要通過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和軍事擴張來彰顯國威,對於李崇的勸諫感到厭煩。 在一次朝會上,李崇再次誠懇地向君主陳述百姓的困苦,強調過度勞民傷財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君主聽後大怒,指責李崇目光短淺,不懂他的宏圖大志。 李崇心痛不已,但他依然不願放棄,繼續以各種方式向君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可君主已經完全聽不進去,反而覺得李崇是故意擾亂他的決策。 最終,君主不顧李崇的反對,強行推行了一系列耗費巨大的工程和軍事行動。結果,百姓負擔沉重,民不聊生,各地紛紛出現了起義和反抗。國家陷入了混亂和危機之中。 這時,君主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惜爲時已晚,國家的元氣大傷,恢復起來困難重重。 而李崇,雖然他的建議未被採納,但他的忠誠和遠見卻被後世銘記。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言者弗知”的情況是多麼可悲。明明李崇是爲了國家的長遠利益着想,是真正的智者,可君主卻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最終導致了國家的災難。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悲劇屢屢上演,提醒着後人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不要輕易忽視那些真誠而有價值的建議。

言者弗知-成語圖片

言者弗知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