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不知

成語拼音

yán zhě bù zhī

言者不知成語解釋

指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能。

典故出處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成語典故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唐·白居易《讀〈老子〉》詩

成語造句

在很多複雜的問題面前,有些人誇誇其談,卻沒有實質性的見解,正所謂言者不知。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一位備受尊敬的學者名叫孟軒。孟軒學富五車,對世間的道理和智慧有着深刻的領悟。 當時,這個國度正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君王急於尋求治國安邦的良策。於是,君王召集了國內的衆多學者,希望他們能夠爲國家的困境出謀劃策。 孟軒也在受邀之列。在朝堂之上,衆多學者紛紛慷慨陳詞,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建議和策略。有的主張加強軍事力量,以武力征服周邊的小國;有的則提議大力發展農業,確保國家的糧食充足;還有的認爲應該與其他國家建立聯盟,共同抵禦外敵。 然而,孟軒在整個過程中一直保持着沉默。君王注意到了他的沉默,感到十分不解,便問道:“孟軒,爲何衆人皆言,而你卻不語?”孟軒微微躬身,回答道:“陛下,言者未必知,知者未必言。” 君王聽後,眉頭緊皺,示意孟軒繼續解釋。孟軒緩緩說道:“陛下,那些急於發言之人,或許只是憑藉一時的衝動和表面的觀察,並未深入思考國家的根本問題和長遠之計。真正瞭解問題本質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權衡,而非輕易地發表言論。” 君王陷入了沉思。孟軒接着說道:“就如同歷史上的諸多事例,有些將領在戰場上高喊衝鋒,看似英勇無畏,但卻因缺乏對敵軍的深入瞭解和戰略判斷,最終導致全軍覆沒。而那些真正懂得兵法的將領,會在戰前仔細偵察,精心謀劃,不到關鍵時刻,絕不輕易下達命令。” 孟軒又舉例說:“曾經有一位謀臣,爲了迎合君王的心意,頻繁進言,提出了許多看似宏偉的計劃,但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最終這些計劃都以失敗告終,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君王聽後,恍然大悟,對孟軒的見解深表讚賞。他意識到,在衆多的言論中,真正有價值的往往不是那些說得最多、最響亮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切合實際的建議。 從此以後,君王不再僅僅依據臣子們的言論來判斷他們的才能和忠誠,而是更加註重他們的實際行動和對問題的深入理解。這個國度也在君王的明智治理下,逐漸走向了繁榮昌盛。 而“言者不知”這個成語,也通過這個故事,被人們銘記和傳頌,提醒着後人在發表言論時要謹慎思考,不要僅憑一時的衝動和表面的認識就輕易開口。

言者不知-成語圖片

言者不知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