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惡揚善

成語拼音

yǎn è yáng shàn

掩惡揚善成語解釋

指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

典故出處

漢·班固《白虎通·諡》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諡之者何?以爲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成語典故

而小異於肇者,不書人之過惡,以謂職非史官,而掩惡揚善者,君子之志也。★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

成語造句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我們應當倡導每個人都努力做到掩惡揚善,多傳播正能量,讓美好的事物得以弘揚。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動人的故事,而今天要講述的這個,與“掩惡揚善”這個成語緊密相連。 話說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兩位大臣,分別名爲李崇和王毅。李崇爲人正直,心懷天下,一心爲百姓謀福祉。而王毅則心胸狹隘,常常爲了個人私利不擇手段。 一次,國家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百姓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李崇積極組織救災,開倉放糧,親自帶領官員深入災區,安撫百姓。而王毅卻趁着這個機會,勾結奸商,囤積糧食,高價出售,大發國難財。 然而,當朝廷追究責任時,王毅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於是想盡辦法誣陷李崇救災不力,甚至編造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 面對王毅的惡意誣陷,李崇並沒有急於爲自己辯解。他深知,在這艱難時刻,國家需要的是團結和穩定,而非內部的紛爭和混亂。於是,他默默地承受着不白之冤,繼續全力投入到救災工作中。 不久之後,真相終於大白。朝廷發現了王毅的罪行,將其嚴懲。而對於李崇所受的委屈,衆人都感到憤憤不平,紛紛要求對王毅的罪行進行大肆宣揚,以還李崇清白。 可李崇卻站出來說道:“如今旱災剛過,國家初定,當以恢復生產,安撫民心爲重。王毅之惡,已受懲處,不必再過度宣揚,以免人心惶惶。我們應當多宣揚善行,激勵衆人一心向善,共同建設國家。” 李崇的這番話,讓衆人深受感動。他這種掩惡揚善的胸懷和氣度,使得國家很快從災難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李崇的行爲,正是“掩惡揚善”的生動體現。他以大局爲重,不計個人得失,將惡事輕輕掩去,大力弘揚善良與正義,爲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和平與希望。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學習李崇的這種精神,多去發現和宣揚美好的事物,以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掩惡揚善-成語圖片

掩惡揚善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