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長避短
成語拼音
- yáng cháng bì duǎn
揚長避短成語解釋
- 發揮或發揚優點或有利條件,克服或迴避缺點或不利條件。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我們對待一切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講求實效。
成語造句
- 我們在處理問題和規劃未來時,應該學會分析自身的優劣,從而做到揚長避短,讓自己的發展更加順利。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名爲中山的小國。中山國雖然不大,但國內人才輩出。
其中有兩位將領,一位名叫李甲,另一位名叫趙乙。李甲身材高大,力大無窮,擅長近戰搏鬥,衝鋒陷陣時無人能敵。然而,他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對於戰略謀劃和戰術佈局往往考慮不周。
趙乙則身材相對瘦小,但其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善於觀察局勢,能夠準確判斷敵人的動向。他在遠程攻擊和戰術安排上有着非凡的才能,然而近戰實力卻相對較弱。
有一次,中山國面臨着鄰國的強大進攻。國王決定派出李甲和趙乙兩位將領率軍抵禦外敵。
戰爭伊始,李甲憑藉着自己的勇猛,一馬當先地衝入敵陣,殺敵無數,一時間讓敵軍陣腳大亂。然而,敵軍很快穩住了局勢,開始利用地形和戰術對李甲進行包圍。李甲身陷重圍,雖然奮力拼殺,但逐漸體力不支。
就在這危急時刻,趙乙及時洞察到了局勢。他沒有像李甲那樣盲目衝鋒,而是指揮士兵利用弓箭等遠程武器對敵軍進行攻擊,打亂了敵軍的包圍計劃。接着,他巧妙地安排兵力,迂迴到敵軍的側翼和後方,實施突襲。
最終,在李甲和趙乙的配合下,中山國成功擊退了敵軍。戰後,國王對他們進行嘉獎,並詢問取勝的關鍵。
趙乙說道:“此次勝利,在於我與李甲將軍能夠揚長避短。李甲將軍之勇,適合衝鋒陷陣,打亂敵軍陣腳;而臣善於觀察局勢,以遠程攻擊和靈活戰術輔助,如此方能克敵制勝。”
國王聽後恍然大悟,明白了在用人和作戰中,只有充分發揮每個人的長處,避開其短處,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此後,中山國更加註重對人才的合理運用,國家也日益強盛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在戰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學會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劣勢,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目標,取得成功。
揚長避短-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