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晦韜光

成語拼音

yǎng huì tāo guāng

養晦韜光成語解釋

指隱藏行紀才能,不露鋒芒。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事業發展的初期選擇了默默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在養晦韜光,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一鳴驚人。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蘇洵的文人。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但自幼便胸懷大志,渴望能夠在仕途上有所作爲,爲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 然而,蘇洵年輕時性格較爲急躁,急於展現自己的才華,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屢名落孫山。在經歷了多次失敗的打擊後,蘇洵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和心態。 他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急於求成和鋒芒畢露不僅沒有爲自己帶來成功,反而讓自己陷入了困境。於是,蘇洵決定改變策略,他選擇了養晦韜光,不再盲目地追求功名利祿,而是靜下心來,潛心學習和思考。 蘇洵將自己關在家中,每日刻苦讀書,鑽研經典著作,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想。他廣泛涉獵經史子集,深入研究前人的治國方略和文學成就,從中汲取智慧和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蘇洵還注重對自己性格的磨礪。他學會了隱忍和剋制,不再輕易地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他明白,真正的智慧和才能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展現,過早地展露鋒芒可能會引來嫉妒和打壓。 經過多年的養晦韜光,蘇洵的學問和見識有了極大的提高。他的文章也越發成熟和深刻,充滿了對人生、社會和國家的獨到見解。 終於,蘇洵的才華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他的文章傳遍了朝野,引起了衆多文人雅士的讚賞。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在他的悉心教導下,也成爲了一代文學巨匠。 蘇洵的故事告訴我們,養晦韜光並非是消極避世,而是一種智慧的生存策略。在時機未成熟之前,收斂鋒芒,積蓄力量,等待合適的機會一展身手,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正如《周易》中所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也應該學會養晦韜光,不斷提升自己,爲未來的成功做好充分的準備。

養晦韜光-成語圖片

養晦韜光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