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一和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yī hé

一倡一和成語解釋

①指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指鳴聲相呼應。

典故出處

《詩·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成語典故

自此一倡一和,漸漸情熟,往來不絕。★《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成語造句

他們兩個在那裏議論紛紛,看似各抒己見,實則一倡一和,就是想誤導大家。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朝代,有兩位官員,一位叫李紳,一位叫王佑。他們同在一個朝堂爲官,卻有着不同的心思。 李紳爲官清廉,一心爲百姓謀福祉,對於朝廷中的不正之風總是直言進諫。而王佑則善於迎合權貴,爲了自己的仕途晉升不擇手段。 有一次,朝廷商議一項重大的政策改革,旨在減輕百姓的賦稅,以促進民生髮展。李紳深知這一政策對於百姓的重要性,極力主張推行,並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然而,王佑卻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認爲,如果這項政策得以實施,那些依靠賦稅中飽私囊的權貴們必然會對他心生不滿,從而影響他的前程。 於是,在朝堂之上,當李紳慷慨陳詞,闡述政策的好處時,王佑卻站出來百般阻撓,故意歪曲李紳的意思,誇大可能出現的問題。 退朝之後,王佑私下裏拉攏一些與他心思相同的官員,試圖形成一股反對的勢力。而李紳也毫不退縮,他積極與那些心懷正義的官員交流,爭取更多的支持。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每次朝廷討論此事,李紳提出合理的觀點和方案,王佑總會立刻跳出來唱反調,一倡一和,讓朝堂陷入了無休止的爭論之中。 王佑的所作所爲,讓李紳深感憂慮。他明白,如果不能儘快推動這項政策的實施,百姓將繼續受苦。於是,李紳決定直接向皇帝上書,詳細陳述政策的利弊以及王佑等人的私心。 皇帝在瞭解了事情的真相後,大爲震怒。他斥責了王佑等人的行爲,最終採納了李紳的建議,推行了減稅政策。百姓們因此過上了稍微輕鬆一些的日子,對李紳感恩戴德。 而王佑等人爲了一己之私,一倡一和,阻礙良策施行的行爲,則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爲後人引以爲戒的反面教材。

一倡一和-成語圖片

一倡一和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