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有足無
成語拼音
- yí yǒu zú wú
移有足無成語解釋
- 指用多餘的部分彌補不足的部分。
典故出處
- 宋·蘇舜欽《上範公參政書·諮目三》運動四國,權衡萬貨,平準其價,移有足無,然後天下之務舉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商業交易中,有些不法商人通過各種手段移有足無,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相鄰的農戶,分別是張家和李家。
張家勤勞善良,家中男主人每日早出晚歸,耕耘田地,女主人則操持家務,織布縫衣。他們雖不富裕,但日子過得也算安穩。
李家則恰恰相反,男主人好逸惡勞,總想着不勞而獲。這一年,遭遇了旱災,糧食收成銳減。張家因爲平日的勤勞積累,家中還有些許餘糧,勉強度日。而李家由於平日懶散,很快就陷入了缺糧的困境。
李家男主人心生邪念,打起了張家的主意。一天夜裏,他偷偷潛入張家的糧倉,偷走了一部分糧食。張家發現糧食減少後,心中疑惑,但也沒有立刻懷疑到鄰居身上。
然而,李家並未就此收手。隨着日子越發艱難,他又多次行竊。張家終於察覺到是李家所爲,上門理論。李家卻矢口否認,還反咬一口,說張家誣陷。
此事鬧到了鎮上的官府。縣令是一位清正廉明之人,他經過一番調查,發現了李家糧倉中多出的糧食與張家丟失的數量相符。面對確鑿的證據,李家無法再狡辯。
縣令嚴厲地斥責李家:“你這種移有足無的行爲實在可恥!張家辛苦勞作所得,你卻妄圖據爲己有,破壞鄰里和睦,擾亂社會秩序。”最終,縣令判決李家歸還所偷糧食,並對其處以一定的懲罰。
此事過後,鎮上的人們都以此爲戒,明白了做人要勤勞正直,不可有移有足無、損人利己的心思。唯有靠自己的雙手和努力,才能過上真正安穩幸福的生活。這個故事也在當地流傳了很久,時刻提醒着後人要秉持正義和善良,摒棄邪惡與貪婪。
移有足無-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