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長物

成語拼音

shēn wú cháng wù

身無長物成語解釋

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對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成語典故

東晉時期,王恭生活儉樸,他隨父親從會稽來到都城建康,朋友王忱去看望他,兩人相談甚歡,王忱覺得身下的竹蓆很好,王恭就轉手相送,自己改用草蓆。王忱得知後過意不去,王恭說:“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成語造句

他生活十分簡樸,除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幾乎身無長物。

成語故事

在東晉時期,有一個名叫王恭的人。 王恭出身於世家大族,他生活簡樸,品行高潔。有一次,王恭從會稽回到京都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見到王恭坐在一張六尺長的竹蓆上,便對他說:“你從東邊回來,一定有很多這種竹蓆,能否送我一張呢?”王恭當時沒有回答。王忱走後,王恭就叫人把自己坐的那張竹蓆送過去。從此之後,王恭就只好坐在草墊上了。後來王忱聽說了這件事,十分驚訝,對王恭說:“我本來以爲你有很多,所以才向你要。”王恭卻回答道:“您不瞭解我,我從來沒有多餘的東西。” 王恭的這種“身無長物”的態度,體現了他對物質的淡泊和對品德的堅守。在當時那個崇尚奢華的社會中,他猶如一股清流。他不追求過多的財富和物質享受,而是注重內心的修養和品德的提升。他的這種行爲,也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讚譽。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王恭這樣身無長物的人並不多見。許多人在追逐物質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忘記了內心真正的追求。而王恭卻以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真正的富有並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財富,而在於擁有高尚的品德和精神追求。正如《論語》中所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種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纔是人生真正的價值所在。 王恭的故事也讓我們反思當下的社會。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過於追求物質的豐富和外在的繁華,而忽略了內心的平靜和精神的滋養。我們應該學習王恭的精神,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不忘保持內心的純粹和寧靜,不被物質所迷惑,不被慾望所驅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滿足。“身無長物”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它提醒着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追求真正有意義的東西,不爲外物所累,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身無長物-成語圖片

身無長物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