崟崎歷落
成語拼音
- yín qí lì luò
崟崎歷落成語解釋
- 形容性行卓異不凡。同崟崎磊落”。
典故出處
- 清·黃宗羲《時禋謝君墓誌銘》餘讀杜伯原《谷音》,所記二十九人,崟崎歷落,或上書,或浮海,或仗劍沉淵。”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的一生經歷豐富,充滿波折,就如同那崟崎歷落的山川,起伏不定,卻又別具韻味。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名叫趙括的人物。趙括出生於一個將門世家,自幼便熟讀兵書,談論起兵法來頭頭是道,就連他的父親趙國名將趙奢都難不倒他。
然而,當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決定啓用趙括爲將時,趙括的母親卻極力反對。她深知自己的兒子雖然理論豐富,但缺乏實戰經驗,而且過於自負,不懂得靈活應變。但趙王心意已決,趙括最終還是率軍出征。
趙括到了戰場,完全按照兵書上的理論排兵佈陣,絲毫不考慮實際的戰場形勢和秦軍的變化。而秦軍將領白起,久經沙場,深知戰爭的複雜性和多變性。他巧妙地運用戰術,佯裝敗退,誘敵深入,然後截斷了趙括軍隊的糧草供應,將趙括的大軍團團圍住。
趙括此時才如夢初醒,他發現自己所學的兵法在真正的戰場上竟然如此蒼白無力。他試圖突圍,但多次努力均以失敗告終。最終,趙括所率領的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也因此元氣大傷。
在這個故事中,趙括就如同那徒有其表、未經磨礪之人,看似才華橫溢,實則不堪大用。而我們要說的主人公,與趙括截然不同。
他叫李陵,是西漢時期一位英勇無畏的將領。李陵出身將門,他不僅繼承了家族的英勇,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決斷力。
當時,李陵奉命出征匈奴。他率領的軍隊人數較少,但個個英勇善戰。在與匈奴的交鋒中,李陵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頑強的鬥志。然而,由於寡不敵衆,李陵的軍隊逐漸陷入困境。
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李陵沒有選擇退縮,也沒有盲目地衝鋒。他冷靜地分析局勢,指揮士兵們有序抵抗。但最終,李陵還是無奈地選擇了投降匈奴。
李陵的投降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對他口誅筆伐,認爲他是叛徒。然而,也有一些人理解他的無奈和苦衷。
李陵的一生,可謂是崟崎歷落。他有着出衆的才華和抱負,卻遭遇了種種不幸和挫折。他的經歷充滿了坎坷和波折,令人感慨萬千。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李陵這樣崟崎歷落的人物還有很多。他們或許在某些時刻遭遇了失敗和挫折,但他們的勇氣和才華依然值得我們銘記和尊重。
崟崎歷落,形容一個人的品格或身世非凡而坎坷。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彙,更是無數歷史人物命運的真實寫照,讓我們在回顧歷史時,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複雜和多變。
崟崎歷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