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玉之磚

成語拼音

yǐn yù zhī zhuān

引玉之磚成語解釋

自己表示謙虛的話。比喻爲了引出別人高明的意見而發表的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

典故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們在學術探討中,每個人的觀點都可能只是引玉之磚,期待能引出更多深刻的見解和創新的思路。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攻打趙國,趙國形勢危急,便向齊國求救。齊國答應出兵援助,但提出了一個條件,需要趙國派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 趙國的太后十分寵愛長安君,堅決不同意讓他去做人質,大臣們紛紛勸諫,太后卻異常惱怒,對大臣們說:“誰要是再敢勸我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我就往他臉上吐口水!” 左師觸龍得知此事後,決定去面見太后。他沒有直接提及長安君做人質的事,而是先問候太后的身體,聊起自己的日常生活,讓太后的情緒逐漸緩和下來。 然後,觸龍說自己疼愛小兒子,希望在自己死前能爲小兒子謀個職位,以此來引出父母疼愛子女,就應爲他們的長遠打算。太后點頭表示認同。 觸龍趁機說:“如今您疼愛長安君,給他尊貴的地位和豐厚的財富,卻不讓他爲國家建立功勳。一旦您百年之後,長安君憑藉什麼在趙國立足呢?”太后聽後恍然大悟。 觸龍的這番話就像是一塊敲門磚,打開了太后的心門,讓她明白了溺愛長安君並非真正爲他好。最終,太后同意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齊國出兵,解了趙國之危。 觸龍的智慧和策略,就如同那“引玉之磚”。他以自身的經歷作爲引子,巧妙地引出了關鍵的道理,成功說服了太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與人交流和勸說他人時,採用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謂拋磚引玉,有時候一塊看似不起眼的“磚”,卻能引出價值連城的“玉”來。

引玉之磚-成語圖片

引玉之磚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