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玉炊桂
成語拼音
- shí yù chuī guì
食玉炊桂成語解釋
- 食品貴如油,燃料貴如桂。比喻物價昂貴。
典故出處
- 《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擅長辯論,憑一張嘴到處遊說。他去楚國要求見楚王,把守宮門的謁者索賄不成,故意陷害他,讓他先住三天,賣給他的東西特別貴。楚王見蘇秦後,談得非常投機。蘇秦說楚國的米像玉石、柴火像桂木一樣貴。
成語造句
- 生活成本日益增高,如今在這個城市裏,物價飛漲,簡直如同食玉炊桂一般,讓人倍感壓力。
成語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爲梁國。梁國物產豐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
當時,梁國的君王實施了一些不當的政策,導致國內經濟出現混亂。一方面,貴族們肆意揮霍,追求奢華的生活;另一方面,普通百姓的生活卻日益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物價飛漲,尤其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得極爲昂貴。就拿米和柴來說,米價高得離譜,柴價也是水漲船高,百姓們苦不堪言。他們辛辛苦苦勞作,卻難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有一個名叫張華的普通百姓,他每日努力工作,但仍然難以負擔高昂的生活成本。他發現,自己賺來的錢甚至連購買最基本的食物和燃料都很困難,就如同要喫珍貴的玉,燒昂貴的桂木來做飯一樣。
張華無奈地對鄰居感嘆道:“如今這日子真是艱難啊,簡直就是食玉炊桂,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該如何生存下去啊!”鄰居也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百姓們怨聲載道。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向君王進言,希望他能改變政策,關注民生。然而,君王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然我行我素。
最終,梁國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百姓們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一場動亂悄然醞釀,國家陷入了動盪之中。這個曾經繁榮的國家,因爲不恰當的治理,導致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也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而“食玉炊桂”這個成語,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的情況,警示着後人要重視經濟的穩定和百姓的生活。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許多朝代的興衰都與物價的穩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應當從這些故事中汲取教訓,努力讓社會保持穩定和諧,避免重蹈覆轍。
食玉炊桂-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