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秀宮庭
成語拼音
- shǔ xiù gōng tíng
黍秀宮庭成語解釋
- 相傳西周亡後,所有舊時的宗廟宮室盡爲禾黍之地。後以之作爲感慨亡國之詞。
典故出處
- 語出《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爲禾黍,閔周室之顛覆,仿徨不忍去。”
成語典故
- 相傳西周滅亡後,周大夫長途跋涉來到西周都城,看到過去的宗廟宮室都成了長滿禾黍的田地,觸景傷懷,無限感慨,就作《黍離》詩一首。後來微子朝見周王時,路過殷墟,看到宮室毀壞,長滿禾黍,非常哀傷,就作一首《麥秀》歌。
成語造句
- 曾經輝煌一時的宮殿,如今卻已黍秀宮庭,盡顯荒涼衰敗之景。
成語故事
- 商朝後期,紂王窮奢極欲,荒淫無道,終日沉迷於酒池肉林之中,不理朝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在紂王的身邊,有一位名叫箕子的大臣,他忠心耿耿,多次勸諫紂王要勤勉政事,關愛百姓,但紂王卻充耳不聞,依然我行我素。
隨着時間的推移,商朝的政治越發腐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箕子看到國家日益衰敗,心中充滿了憂慮和悲憤。有一次,箕子到王宮中去,看到宮殿的庭院中長出了一種名叫黍的穀物,那黍長得十分茂盛,卻都已經成熟得垂了下來。箕子觸景生情,不禁悲從中來。他意識到,這就如同商朝的命運一般,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卻已到了垂暮之態,即將走向衰敗。
箕子深知,商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避免,而他無力改變這一切。他感嘆道:“國家都已經這樣了,就如同這黍秀於宮庭之中,看似繁榮,實則是末日的景象啊!”後來,周武王率領軍隊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而箕子不願侍奉周朝,便帶着一些人遠走他鄉。
“黍秀宮庭”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用來形容亡國之痛,表達對國家衰落、命運無常的感慨和悲哀。這個成語也提醒着後人,要以史爲鑑,珍惜國家的繁榮穩定,避免重蹈覆轍。同時,也告誡當政者要時刻保持警醒,勤勉政事,關注民生,以免國家走向衰敗和滅亡。歷史上許多朝代的興衰都印證了這一道理,只有不斷進取,居安思危,才能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正如《孟子》中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應銘記“黍秀宮庭”所蘊含的深刻教訓,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黍秀宮庭-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