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損無益

成語拼音

yǒu sǔn wú yì

有損無益成語解釋

損減少,損失;益增加,益處。只有減少,沒有增加。也指只有損害,沒有益處。

典故出處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贛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無損也。多沽傷費,多飲傷身,有損無益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做這件事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還不盡人意,真是有損無益。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商人,分別是張老闆和李老闆。他們從事着相似的貿易生意,且一直在相互競爭。 張老闆爲人精明,善於算計。他總是想盡辦法壓低進價,提高售價,以獲取更多的利潤。然而,他的這種做法卻引起了供應商和顧客的不滿。供應商覺得他過於苛刻,不願再爲他提供優質的貨物;顧客則覺得他的商品價格虛高,服務態度又不好,漸漸都不再光顧他的店鋪。 有一次,張老闆聽聞遠方有一種稀有的香料,價格便宜但在本地能賣高價。他沒有仔細考察市場需求和運輸風險,便貿然投入大量資金購進。結果,當這批香料運回來時,他才發現本地對這種香料的需求極小,根本無人問津。他不僅積壓了大量貨物,還耗費了鉅額的運輸和採購成本。 爲了挽回損失,張老闆決定降價處理這批香料。可即便如此,銷量依然不佳。他還爲此四處借貸,欠下了鉅額債務。最終,他的店鋪因爲資金鍊斷裂而倒閉。 與此同時,李老闆的經營方式則截然不同。他注重商品的質量和服務,與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總是以合理的價格進貨。對待顧客,他熱情周到,誠信經營,積累了良好的口碑。雖然他的利潤在短期內看起來沒有張老闆那麼高,但他的生意卻越來越紅火,規模也逐漸擴大。 當張老闆的店鋪倒閉時,李老闆感慨地對旁人說:“像張老闆那樣只想着眼前的利益,不擇手段地經營,最終只能是有損無益。做生意還是要腳踏實地,誠信爲本,才能長久啊。” 回顧歷史,許多王朝的興衰也與此類似。有些統治者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橫徵暴斂,不顧百姓死活。他們以爲這樣可以增加財政收入,鞏固自己的統治,卻不知這種行爲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引發起義,王朝覆滅。這正是損人不利己,有損無益的典型例證。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明白,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要目光長遠,遵循道德和規律。切不可爲了一時的小利而做出有損無益的舉動,否則最終喫虧的還是自己。

有損無益-成語圖片

有損無益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