紆青拖紫

成語拼音

yū qīng tuō zǐ

紆青拖紫成語解釋

比喻顯貴。

典故出處

漢·揚雄《解嘲》紆青拖紫,朱丹其轂。”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一直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爲,期待着有朝一日能紆青拖紫,光宗耀祖。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官場上,等級森嚴,官員們的服飾和配飾都有着嚴格的規定,以彰顯其地位和身份。而“紆青拖紫”這個成語,便形象地描繪了那些位高權重的官員們的顯赫形象。 話說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張湯的官員。張湯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逐漸在官場嶄露頭角。他執法嚴苛,深得漢武帝的信任。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湯的權力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他所穿戴的服飾也越發華麗,腰間繫着青色的綬帶,身後拖着紫色的官袍,可謂是紆青拖紫,威風凜凜。然而,權力的膨脹也讓他逐漸迷失了自我。 張湯利用職權,大肆謀取私利,打壓異己。他的行爲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和怨恨,但由於他深受皇帝寵信,旁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當時,有一位名叫汲黯的大臣,爲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他對張湯的所作所爲極爲不滿,多次在漢武帝面前彈劾張湯。汲黯指責張湯濫用職權,破壞律法,使得朝廷綱紀混亂。 漢武帝開始對張湯的行爲產生了懷疑,於是派人調查。最終,張湯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的輝煌瞬間崩塌,曾經紆青拖紫的榮耀化爲泡影。張湯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便能夠一時紆青拖紫,風光無限,如果不能堅守正道,爲百姓謀福祉,爲國家盡忠誠,最終也只會落得悲慘的結局。正如《左傳》中所云:“多行不義必自斃。”權力和地位應當用來造福於民,而非滿足個人的私慾。只有秉持公正、廉潔和爲民之心,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美名,而不是像張湯一樣,成爲被後人唾棄的對象。

紆青拖紫-成語圖片

紆青拖紫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