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
成語拼音
- yú mǐ zhī xiāng
魚米之鄉成語解釋
- 指盛產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
典故出處
- 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於南中安置疏》諂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
成語典故
- 我知江州是個好地面,魚米之鄉,特地使錢買將那裏去。★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六回
成語造句
- 這裏物產豐富,風景秀麗,不愧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
成語故事
- 在華夏大地的南方,有一片廣袤而富饒的區域。這裏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衆人皆知的魚米之鄉。
在古代,這片土地曾是許多朝代重要的糧倉和經濟支柱。每當戰亂四起,北方烽火連天,百姓流離失所之時,這片魚米之鄉往往能爲國家提供穩定的糧食供應,成爲了戰亂中的避風港。
話說在唐朝末年,天下大亂,藩鎮割據,民不聊生。北方的農田因爲連年的戰爭而荒蕪,糧食產量銳減,百姓食不果腹。而此時的南方魚米之鄉,卻依舊保持着相對的安寧與繁榮。
一位名叫李澤的官員,被朝廷派往南方視察。他一路南下,所見所聞令他驚歎不已。田間稻穗金黃,沉甸甸地低垂着頭;河中魚兒歡躍,不時躍出水面。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李澤深入鄉村,與當地的百姓交流。一位老農告訴他:“我們這裏,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種植水稻,年年豐收。河裏的魚兒也多,捕魚爲生也是一條好出路。”李澤感慨萬分,他深知這片魚米之鄉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回到朝廷後,李澤向皇帝進言,建議加強對南方魚米之鄉的管理和保護,鼓勵更多的百姓南遷,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派遣了大量的官員和士兵前往南方,維護治安,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
經過多年的發展,南方的魚米之鄉更加繁榮昌盛。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北方,緩解了百姓的飢餓之苦,也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片魚米之鄉始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爲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物產,也成爲了人們嚮往的安居樂業之地。它見證了朝代的興衰,也承載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如今,這片魚米之鄉依然散發着獨特的魅力,繼續爲國家的繁榮貢獻着力量。
魚米之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