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疊橋

成語拼音

yù shuǐ dié qiáo

遇水疊橋成語解釋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典故出處

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二折也不用排軍校,你端的逢山開道,遇水疊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成語典故

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成語造句

前方道路崎嶇,但我們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無論遇到什麼險阻,都要做到遇水疊橋,確保行程順利。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亂時期,有一位將領名叫李猛。李猛所率領的軍隊奉命出征,開赴邊疆抵禦外敵的入侵。 這一路上,地形複雜,險阻重重。然而,李猛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決心。當他們行至一處山谷時,發現前方有一條寬闊的河流橫亙在前,水流湍急,沒有現成的橋樑可供通過。 士兵們望着河水,面露憂色,擔心這會延誤行軍的時間,影響作戰計劃。李猛深知,此時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他迅速召集了軍中的工匠和熟悉水性的士兵,共同商議對策。 經過一番探討,他們決定就地取材,砍伐附近的樹木,搭建一座臨時的橋樑。李猛身先士卒,親自參與到勞作之中。在他的鼓舞下,士兵們齊心協力,幹勁十足。 經過艱苦的努力,橋樑的雛形逐漸顯現。但就在即將完工之際,一場暴雨不期而至,河水水位急劇上漲,剛剛搭建好的部分橋樑被洶涌的河水沖垮。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挫折,一些士兵開始心生沮喪,認爲這是上天的阻撓,難以逾越的難關。但李猛卻大聲激勵衆人:“我們肩負着保家衛國的重任,豈能被這小小的困難嚇倒!即便遇水,我們也要疊橋而過!” 士兵們被李猛的堅定信念所感染,重新振作起來。他們冒着暴雨,繼續努力搶修橋樑。在衆人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趕在洪水消退之前,成功搭建好了一座堅固的橋樑。 軍隊順利通過了河流,繼續向着邊疆挺進。在後續的戰鬥中,李猛率領的這支軍隊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團結一心的精神,屢次戰勝強敵,成功保衛了國家的邊疆。 李猛和他的士兵們“遇水疊橋”的精神,成爲了流傳後世的佳話。每當人們面臨困難和挑戰時,都會想起這個故事,激勵自己勇往直前,不畏艱難,想方設法去克服重重阻礙,達成目標。

遇水疊橋-成語圖片

遇水疊橋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