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見終

成語拼音

yuán shǐ jiàn zhōng

原始見終成語解釋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

典故出處

漢·王充《論衡╞實知》凡聖人見禍福也,亦揆端推類,原始見終。”《三國志·魏書·臧洪傳》僕雖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對歷史事件的研究中,只有深入挖掘細節,全面分析各種因素,纔有可能原始見終,得出準確而深刻的結論。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智者名叫張衡。 張衡生活在東漢時期,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官宦家庭。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對天文、曆法、數學等領域都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非凡的天賦。 當時,人們對於天體的運行和自然現象的理解還十分有限,多數人只是憑藉着傳統的觀念和簡單的觀察來解釋世間萬物。然而,張衡卻不滿足於此。他常常獨自一人在夜晚仰望星空,仔細觀察星辰的變化,思考着宇宙的奧祕。 隨着年歲的增長,張衡的學識日益淵博。他決心要研究出一種能夠更準確地觀測天體運行的儀器。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反覆試驗,他終於成功地發明了地動儀。這一地動儀能夠在地震發生時,準確地指出地震的方向,爲當時的人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但張衡的成就並不僅止於此。在朝廷中,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常常能對國家的政策和局勢做出精準的判斷。有一次,朝廷準備推行一項新的稅收政策,衆多大臣都紛紛表示贊同,認爲這將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然而,張衡卻站了出來,他詳細地分析了政策可能帶來的後果,指出這一政策雖然短期內能增加收入,但從長遠來看,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起初,皇帝對張衡的反對意見並未重視,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正如張衡所料,這項政策引發了百姓的不滿和社會的動盪。皇帝這才意識到張衡的先見之明,對他的才能更是刮目相看。 張衡之所以能夠屢次做出準確的判斷,正是因爲他善於從細微之處入手,通過對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從而達到原始見終的境界。他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預見到事物的發展方向和最終結果。 在歷史的進程中,像張衡這樣能夠原始見終的智者並不多見。他們憑藉着卓越的智慧和敏銳的洞察力,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啓示。我們應當學習他們的精神,努力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以便在面對複雜的問題和局勢時,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做到原始見終,做出正確的決策。

原始見終-成語圖片

原始見終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