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壞而遁

成語拼音

záo pī ér dùn

鑿壞而遁成語解釋

壞沒有燒過的磚瓦、陶器等。遁逃避。謂隱居不仕。

典故出處

《淮南子·齊俗訓》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胓,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成語典故

宮保一定要先生出來做宮,先生卻半夜裏跑了,一定要出來搖串鈴。試問,與那鑿壞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六回

成語造句

他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最終選擇瞭如同古人那般鑿壞而遁,迴歸田園去過寧靜的生活。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春秋時期,有一位名叫顏闔的賢士。他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諸侯紛爭的時代。 顏闔爲人正直,學識淵博,且對世事有着敏銳而獨到的見解。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獨斷專行,沉迷於權力和享樂,對於國家的治理並不上心,導致衛國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 有一天,衛靈公聽聞了顏闔的賢名,決定派人去請他入朝爲官,輔佐自己治理國家。顏闔深知衛靈公的爲人和衛國的現狀,他明白一旦進入宮廷,捲入權力的爭鬥之中,不僅難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還可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然而,拒絕國君的邀請又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顏闔陷入了兩難的困境之中。經過深思熟慮,顏闔決定採取一個巧妙的辦法來逃避這一困境。 他悄悄地在自己家的牆壁上鑿了一個洞,然後趁着夜色,攜帶簡單的行李,從這個洞中逃走了。他拋棄了舒適的生活和可能獲得的榮華富貴,選擇了自由自在、遠離紛爭的生活。 顏闔的這一行爲,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對他的選擇感到不解,認爲他放棄了一個能夠施展才華、名垂青史的機會。但更多的人則對他的智慧和勇氣表示欽佩。 正如《論語》中所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在一個政治黑暗、混亂的環境中,明智地選擇離開,避免與邪惡同流合污,也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和智慧的表現。 顏闔鑿壞而遁,並非是膽小怯懦,而是對現實有着清醒的認識,對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有着堅定的堅守。他的故事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也讓“鑿壞而遁”這個成語流傳下來,用以形容那些爲了堅守自己的原則和理想,而果斷避開不利環境的智者。

鑿壞而遁-成語圖片

鑿壞而遁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