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

成語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推心置腹成語解釋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典故出處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成語典故

西漢未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羣雄討莽。公元23年初,劉玄被立爲天子,劉秀任偏將軍。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劉玄。在這些戰鬥中,劉秀屢立戰功,被劉玄封爲“蕭王”。同時,劉秀與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陽河流城征戰多年。打了不少勝仗。公元24年秋,劉秀率兵攻打民起義軍於鄔(今河北束鹿縣東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帥爲列候。但降者並不很放心,擔心劉秀是否出於真意。劉秀獲悉這一情況後,爲使其放心,便採用安撫之計,下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領其原來的兵馬,劉秀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無絲毫戒備之意。這樣一來,降者都信以爲真了,只聽他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在一起低語:“蕭王推已之紅心,置他人之腹中,我們還擔心什麼?還不爲他打天下,出力嗎。”《後漢書·光武皇帝本紀》裏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將“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爲“推心腹”成語,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成語造句

朋友之間應該真誠相待,互相傾訴時能夠推心置腹,這樣的友誼纔會更加深厚和長久。

成語故事

在漢朝末年,局勢動盪不安,羣雄並起。劉秀經過一番艱苦的征戰,逐漸嶄露頭角。 當時,劉秀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蕭王,他勇猛善戰,爲劉秀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隨着勢力的擴張,劉秀不得不面對諸多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權力鬥爭。 在劉秀的陣營中,有一些將領對蕭王產生了疑慮和猜忌。他們擔心蕭王勢力過大,會對劉秀的統治構成威脅。劉秀深知這些將領的心思,但他也清楚蕭王的忠誠和才能。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劉秀決定親自找蕭王談話。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劉秀將蕭王請到自己的營帳中,兩人相對而坐。劉秀誠懇地看着蕭王,開始推心置腹地與他交流。 劉秀回憶起他們一同經歷過的艱難歲月,那些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時光。他對蕭王說:“吾與將軍,自起兵以來,患難與共,情同手足。如今局勢雖稍定,但仍需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成就大業。我深知將軍之忠誠和才幹,絕無半點猜疑之心。” 蕭王聽了劉秀的話,深受感動。他也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忠心,表示願意一如既往地爲劉秀效力。 劉秀接着說:“衆人對將軍有所疑慮,實乃人之常情。但我希望將軍能明白,我對將軍是絕對信任的。我相信將軍不會辜負我的信任,會與我共同守護這片來之不易的江山。” 蕭王感激涕零,他起身向劉秀行禮,表示自己絕不背叛。從此,劉秀和蕭王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他們攜手並肩,繼續爲統一天下而努力。 劉秀這種推心置腹的做法,不僅消除了內部的猜疑和矛盾,也讓手下的將領們更加忠心耿耿。在他的領導下,漢軍逐漸強大起來,最終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東漢王朝。 而“推心置腹”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真心誠意地對待他人,毫無保留地交流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領導者都懂得運用推心置腹的策略,來凝聚人心,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就如同劉秀一樣,以真誠和信任贏得了下屬的忠心和擁護,共同書寫了輝煌的篇章。

推心置腹-成語圖片

推心置腹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