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埴索塗
成語拼音
- zhāi zhí suǒ tú
摘埴索塗成語解釋
- 盲人以杖點地,探索道路。比喻盲目的行爲。
典故出處
- 嚴復《救亡決論》凡舟車之運轉流行,道里之險易澀滑,巖牆之必壓,坎陷之至兇,摘埴索塗,都忘趨避。”
成語典故
- 誇詞以爲美,囂聽而無所終,摘埴索塗,不獲則反覆其詞而自惑。★孫中山《民報》發刊詞
成語造句
- 對於毫無頭緒的事情,若不請教有經驗的人,只靠自己盲目摸索,就如同摘埴索塗,很難找到正確的方向。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年輕人。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卻心懷遠大的志向,渴望走出鄉村,去探尋外面廣闊的世界。
李賢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然而,他所在的鄉村地處偏遠,教育資源匱乏,能夠獲取的知識極爲有限。儘管如此,李賢憑藉着自己的毅力和對知識的執着追求,不斷地從各種可能的渠道汲取着養分。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賢決定離開家鄉,踏上前往都城的征程。都城繁華熱鬧,文化昌盛,各種新的思想和技藝匯聚於此。初到都城的李賢,就如同一個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沒有明確的方向,也沒有可以依靠的指引。
他試圖在衆多的學問和技藝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卻總是感到無從下手。他一會兒去聽學者講學,一會兒又去觀摩工匠的技藝展示,一會兒又對詩詞歌賦產生了興趣,一會兒又想鑽研兵法策略。這種沒有明確目標和方法的探索,讓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始終未能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顯著的成果。
有一天,李賢在街頭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看出了他的迷茫和困惑,便詢問他的情況。李賢如實地向智者傾訴了自己的經歷和苦惱。智者聽完後,微微一笑,說道:“年輕人,你這般沒有方向地嘗試,就如同‘摘埴索塗’,怎麼可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呢?你必須先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天賦所在,然後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和鑽研,纔能有所成就。”
李賢聽了智者的話,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只是盲目地追求,卻沒有深入思考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優勢。
於是,李賢回到住處,閉門數日,認真地思考自己的過往經歷和內心的渴望。終於,他發現自己對兵法有着濃厚的興趣,並且在以往的學習中也展現出了一定的天賦。
確定了方向後,李賢開始集中精力,四處尋找兵法大師求教,購買相關的典籍刻苦研讀。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於成爲了一名備受尊敬的兵法家,爲國家的安定和繁榮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李賢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能像“摘埴索塗”那樣盲目摸索,而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摘埴索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