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可倚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kě yǐ

泰山可倚成語解釋

倚:靠。像泰山那樣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典故出處

清·鄭志鴻《常語尋源》下卷:“人以國忠爲泰山可倚,吾視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無失所恃乎?”

成語典故

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寵愛楊貴妃,她的族兄楊國忠被任命爲宰相,官吏們紛紛投靠楊國忠。有人勸說陝西進士張彖去投靠楊國忠,張彖說:“楊國忠不是泰山可倚,只不過是一座冰山,總有一天會化掉的。”就去嵩山隱居了。

成語造句

他爲人可靠,能力出衆,在關鍵時刻總能成爲大家的依靠,彷彿泰山可倚一般。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鄭國。鄭國有一位年輕的將軍名叫祭足。 祭足自幼習武,有着過人的膽識和智慧,爲鄭國屢立戰功。當時鄭國周邊的局勢複雜多變,各國之間相互爭鬥,都試圖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有一次,鄭國面臨着來自鄰國衛國的強大威脅。衛國兵強馬壯,氣勢洶洶地準備進攻鄭國。鄭國君臣上下憂心忡忡,不知該如何應對。 祭足挺身而出,他冷靜地分析局勢,認爲鄭國不能與衛國正面硬拼,而需要尋找一個可靠的盟友來共同對抗衛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祭足想到了鄰國齊國。齊國國力強盛,若是能得到齊國的支持,鄭國便有了對抗衛國的底氣。 於是,祭足親自前往齊國,面見齊國國君,向他陳述鄭國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兩國結盟的重要性。齊國國君被祭足的真誠和智慧所打動,他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便答應與鄭國結盟,共同抵禦衛國。 在齊國的支持下,鄭國軍隊士氣大振。祭足帶領鄭國軍隊與齊國軍隊緊密配合,在戰場上與衛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鄭國和齊國聯軍成功地擊退了衛國軍隊,保衛了鄭國的安全。 在這場危機中,祭足憑藉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功地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力量,就如同找到了一座可以依靠的泰山。他深知,一個國家在複雜的局勢中,不能孤立無援,必須要尋找可靠的盟友,才能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後來,人們便用“泰山可倚”這個成語來形容有強有力的可靠的人或事物可以依靠。正如祭足找到了齊國這一堅實的依靠,才使得鄭國在困境中化險爲夷。這個成語也提醒着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於尋找和利用可靠的資源和支持,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都曾憑藉着找到可倚之“泰山”,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爲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祭足的故事,也成爲了“泰山可倚”這個成語的生動註解,流傳千古。

泰山可倚-成語圖片

泰山可倚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