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事惹非
成語拼音
- zhāo shì rě fēi
招事惹非成語解釋
- 招惹是非。指無故生事。
典故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五回少年驕惰放肆……將來招事惹非,敗壞家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平日裏行爲乖張,總是不懂得收斂,到處招事惹非,最終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不少麻煩。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個名叫張三的年輕人。張三性格衝動,行事魯莽,總是不計後果地做出一些讓人頭疼的事情。
有一天,小鎮上來了一個雜耍班子。表演精彩絕倫,吸引了衆多鎮民圍觀。張三也在人羣之中,看得津津有味。然而,表演結束後,雜耍班子開始向觀衆收取賞錢。張三卻覺得他們的表演並沒有那麼出色,不願意給錢。雜耍班子的人自然不樂意,與張三理論起來。張三仗着自己年輕力壯,不僅不肯給錢,還出口辱罵雜耍班子的人。雙方的爭吵越來越激烈,最後甚至動起手來。
此事過後,張三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爲,反而覺得自己威風凜凜,無人敢惹。
沒過多久,張三又在集市上與一個賣菜的老農發生了衝突。僅僅是因爲老農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張三便不依不饒,非要老農賠禮道歉。老農連連解釋是無意之舉,張三卻根本不聽,甚至掀翻了老農的菜攤。周圍的人紛紛指責張三的過分行爲,但他卻毫不理會。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三這種招事惹非的行爲越來越多。鎮裏的人對他都避而遠之,生怕不小心惹上麻煩。
直到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官員微服私訪。張三不知好歹,在官員面前依舊肆意妄爲。官員見他如此蠻橫無理,擾亂一方安寧,便下令將他抓起來嚴懲。張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
在獄中,張三懊悔不已。他想起了古人曾說:“多行不義必自斃。”自己的所作所爲正是應了這句話。他也明白了,爲人處世應當謙遜有禮,不可隨意招事惹非,否則終有一天會自食惡果。
經過這番教訓,張三出獄後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再也不敢肆意妄爲,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麻煩了。
招事惹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