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是攬非
成語拼音
- zhāo shì lǎn fēi
招是攬非成語解釋
- 猶招是惹非。
典故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忽聽得有人叫道‘嶽相公在那裏?’牛皋聽得,便喊道‘在這裏!’嶽大爺道‘你又在此招是攬非了。’”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工作中總是不踏實做事,反而到處惹事生非,招是攬非,最終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李明生性機敏,頭腦靈活,但卻常常因自己的行爲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不少麻煩。
李明家境普通,父母皆是老實本分的農民,每日辛勤勞作,只爲維持一家的生計。他們期望李明能踏實做人,勤勞做事,將來能有一番安穩的生活。然而,李明卻不甘於平淡,總想着能快速出人頭地,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
爲了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李明總是主動參與到各種事務當中。不管是鄰里之間的小糾紛,還是鎮上的公共事務,他都要插上一腳,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起初,人們覺得他熱心腸,有正義感。但漸漸地,大家發現他的參與往往不是爲了解決問題,而是爲了顯示自己的存在,甚至是爲了謀取一些私利。
有一次,鎮上來了一位商人,想要在當地投資開設一家商鋪。這本是一件有利於小鎮發展的好事,然而李明卻在其中挑唆是非。他對一些鎮民說,商人的到來會搶走本地商戶的生意,會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艱難。又對商人說,鎮民們對他的到來充滿了敵意,可能會給他製造各種麻煩。結果,商人在李明的攪和下,心生退意,放棄了投資的計劃,小鎮失去了一次發展的機會。
還有一回,村裏要修繕灌溉農田的水渠。這本是大家齊心協力就能完成的好事,可李明又站了出來,指責負責組織的村民分配不公,自己攬下了一些輕鬆的工作,卻把繁重的任務推給了別人。這一番指責引起了村民之間的互相猜疑和不滿,原本團結和諧的氛圍被打破,水渠的修繕工作也因此拖延了許久,影響了當年的農田灌溉。
李明的種種行爲,讓他在鎮上的名聲越來越差。大家都對他避而遠之,不願意與他有過多的交往。而他自己,也因爲四處招是攬非,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實際的好處,反而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正如古人云:“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李明的不誠信和不篤敬,讓他在自己的家鄉都無法立足。他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教訓,提醒着大家做人要誠實守信,踏實本分,切勿像李明那樣招是攬非,最終落得個衆叛親離的下場。
招是攬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