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掩耳目

成語拼音

zhē yǎn ěr mù

遮掩耳目成語解釋

指遮掩別人的視聽,掩飾真情。

典故出處

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聽說事後執政府乘人不知,已將屍首掩埋了些,以圖遮掩耳目。”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的那些說辭和行爲,看似合理,實則是爲了遮掩耳目,隱藏自己不可告人的祕密。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齊風的小國。這個國家的君主名叫齊宣,他生性貪婪且好大喜功。 齊宣在位期間,不顧百姓的死活,大肆徵收賦稅,用於修建奢華的宮殿和園林。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然而,齊宣卻不以爲然,他只在乎自己的享樂,對於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 朝中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敢於直言進諫的忠臣,他們心繫百姓,希望君主能夠改弦更張,減輕百姓的負擔;另一派則是阿諛奉承的奸臣,他們爲了自身的榮華富貴,一味迎合齊宣的喜好,對國家的危機視而不見。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大臣,他爲人正直,對國家的現狀憂心忡忡。他多次冒死進諫,向齊宣陳述百姓的疾苦,希望君主能夠醒悟。然而,齊宣卻覺得李忠是在故意搗亂,破壞他的好心情。 爲了掩蓋國內的種種問題,齊宣決定採取一些手段來遮掩耳目。他下令在宮廷中舉辦盛大的宴會,邀請各地的諸侯和貴族前來參加。宴會上擺滿了珍饈美味,還有歌姬舞女表演助興。齊宣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外界看到他的國家繁榮昌盛,歌舞昇平。 同時,他還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張貼告示,宣揚自己的功績,誇大國家的繁榮。對於那些敢於揭露真相的人,他則嚴懲不貸。一時間,整個國家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一片祥和。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百姓們的苦難日益加劇,最終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起義。起義軍勢如破竹,迅速攻佔了許多城池。齊宣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 最終,齊風國在這場動亂中元氣大傷,逐漸走向衰落。而齊宣也因爲他的愚蠢和自負,成爲了歷史的罪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試圖遮掩耳目,掩蓋真相,最終只會自食惡果。只有正視問題,勇於改正,才能使國家繁榮昌盛,長治久安。

遮掩耳目-成語圖片

遮掩耳目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