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多論少

成語拼音

zhēng duō lùn shǎo

爭多論少成語解釋

爲得到的多少而爭吵。形容斤斤計較。

典故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開,還是二位伯伯總管在那裏,扶持小兒女大了,但憑胡亂分些便罷,決不敢爭多競少。”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分配任務時,大家不應爭多論少,而要以團隊的整體利益爲重,齊心協力完成工作。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商人,分別叫李富和王財。他們主要從事着布料生意,店鋪相鄰,競爭頗爲激烈。 起初,兩人的生意規模相當,經營也算和睦。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市場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兩人爲了爭奪更多的顧客和利益,逐漸開始採取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 有一次,鎮上來了一批外地的客商,需要大量採購布料。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李富和王財都心知肚明。爲了能拿下這筆訂單,李富首先降低了自己布料的價格,試圖以低價吸引客商。王財見勢不妙,不僅也降低了價格,而且還承諾提供更多的贈品。 如此一來,兩人便陷入了惡性競爭。他們不再關注布料的質量和服務,一心只想着如何在價格和贈品上勝過對方,爭多論少。 李富指責王財不講道義,破壞市場規矩;王財則反脣相譏,說李富心胸狹隘,見不得別人好。雙方的爭吵越來越激烈,從店鋪內吵到了大街上,引得衆多鎮民圍觀。 鎮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路過,看到這一幕,不禁搖頭嘆息。他走上前,對李富和王財說道:“你們二人如此爭多論少,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卻忘了經商的根本在於誠信和品質。昔日陶朱公范蠡,三聚三散其財,靠的可不是這種惡性競爭,而是獨到的眼光和誠信的經營。你們這般爭鬥,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顧客對你們失去信任。” 李富和王財聽了老者的話,陷入了沉思。他們回想起自己創業之初的艱辛,以及曾經共同立下的爲顧客提供優質布料的誓言,不禁羞愧滿面。 最終,兩人決定摒棄前嫌,不再爭多論少。他們重新調整價格,注重布料的質量和服務,共同努力滿足客商的需求。果然,客商對他們的改變非常滿意,不僅與他們達成了長期的合作,還將他們的布料推薦給了更多的同行。 從此,李富和王財的生意越做越好,成爲了小鎮上備受尊敬的商人。他們也時常以自己的經歷告誡後人,切勿因爭多論少而迷失了方向,只有合作共贏、堅守誠信,才能長久發展。

爭多論少-成語圖片

爭多論少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