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直諫
成語拼音
- zhèng yán zhí jiàn
正言直諫成語解釋
- 以正義之語,規勸皇帝、上級、長輩或朋友。
典故出處
- 三國·魏·桓範《諫爭》今正言直諫,則近死辱而遠榮寵,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於主耳!”
成語典故
- 臣幸逢陛下至聖大明,好忠愛直,每正言直諫,特見優容。★唐·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
成語造句
- 在古代朝堂之上,忠臣常常不顧個人安危,爲了國家的利益正言直諫。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權謀與智慧交織,忠臣與奸佞共存。
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大臣,他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天下。成年後,憑藉着卓越的才華和正直的品性,李義步入了仕途。
當時的朝廷,表面上歌舞昇平,實則暗藏危機。皇帝日漸沉迷於享樂,對朝政之事不甚關心,而一些奸臣趁機弄權,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李義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他深知若再不加以勸諫,國家必將陷入危亡之境。於是,在一次朝會上,當衆人都對皇帝的錯誤決策唯唯諾諾時,李義挺身而出。
他神色莊重,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如今國家面臨諸多問題,百姓生活困苦,賦稅沉重,而官員貪污腐敗之風盛行。若陛下再不加以整治,只怕江山社稷危矣。”皇帝聽了,臉色陰沉,周圍的大臣們也都爲李義捏了一把汗。
然而,李義並未退縮,他繼續正言直諫:“昔日,唐太宗納魏徵之諫,開創貞觀之治;漢高祖從張良之謀,終得天下太平。陛下當以古爲鑑,廣納忠言,重振朝綱,方能使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皇帝聽後,雖心中不悅,但也被李義的赤誠之心所觸動,暫時沒有發作。
會後,那些奸臣們紛紛對李義加以排擠和打壓,試圖讓他放棄勸諫。但李義不爲所動,依舊在每次朝會時,直言不諱地指出朝廷的弊端和皇帝的過錯。
久而久之,皇帝終於被李義的堅持所打動,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並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懲治了貪官污吏,減輕了百姓的賦稅,國家逐漸走向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李義正言直諫的事蹟,在後世廣爲傳頌。他的勇氣和忠誠,成爲了歷代臣子們學習的楷模。
正因爲有像李義這樣敢於正言直諫的忠臣,國家才能在曲折中前進,在困境中崛起。他們的精神如明燈,照亮了歷史的長河,爲後人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正言直諫-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