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若罔聞
成語拼音
- zhì ruò wǎng wén
置若罔聞成語解釋
- 置放,擺;若好象。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典故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置若罔聞,獨有寶玉~。”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對於老師的批評,他竟然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有一位名叫趙剛的官員。趙剛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身的勤奮努力和過人的才華,在科舉考試中嶄露頭角,最終步入仕途。
起初,趙剛心懷壯志,一心想要爲百姓謀福祉,爲國家做貢獻。他在地方爲官時,兢兢業業,公正廉潔,深受百姓的愛戴。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趙剛的官越做越大,權力也越來越集中。漸漸地,他開始被周圍的阿諛奉承和金錢誘惑所侵蝕。
當時,王朝的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向朝廷上書,提出了一系列加強邊防、抵禦外敵的建議。趙剛作爲朝廷的重臣,本應重視這些關乎國家安危的建議。
可是,他卻對這些忠言置若罔聞。他沉迷於權力和財富帶來的享受,對於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毫不關心。
一位名叫李義的忠臣,多次在朝堂上力陳加強邊防的重要性,甚至不惜冒犯趙剛。然而,趙剛不僅不聽,還對李義進行打壓和排擠,使得李義報國無門,最終心灰意冷,辭官歸隱。
由於趙剛的置若罔聞,邊防日益鬆弛,外敵終於趁機大規模入侵。百姓流離失所,國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之中。
這時,趙剛纔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但爲時已晚,他的錯誤已經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他人的正確意見和重要的事情,絕不能置若罔聞。否則,就可能會像趙剛一樣,因爲一時的糊塗和自私,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我們應當以史爲鑑,保持清醒的頭腦,傾聽合理的聲音,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置若罔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