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驅義感

成語拼音

zhōng qū yì gǎn

忠驅義感成語解釋

指爲忠心所驅使,爲正義所感召。

典故出處

唐·呂溫《題陽人城》詩忠驅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子弟最先來。”

成語典故

忠驅義感國恩賒,板蕩無將赤手遮。星散諸侯屯渤海。飆回子弟走長沙。★清·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之十八

成語造句

在國家面臨危難之時,無數英勇之士挺身而出,他們的行爲皆源於忠驅義感。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英勇之士以他們的忠誠和正義書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篇章。 在動盪的戰亂年代,有一個邊陲小城,名曰臨城。臨城雖小,卻地處戰略要衝,時常受到各方勢力的覬覦。城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日都提心吊膽。 有一位名叫趙勇的將領,他出身貧寒,但自幼心懷壯志,渴望有朝一日能夠保家衛國,爲百姓謀得安寧。趙勇成年後毅然投身軍旅,憑藉着過人的勇氣和智慧,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很快便嶄露頭角。 當臨城遭受敵軍的猛烈攻擊時,趙勇臨危受命,負責守衛這座小城。敵軍來勢洶洶,兵力數倍於守城的將士。然而,趙勇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深知,身後是萬千百姓的身家性命,自己肩負着重大的責任。 在敵軍的圍攻下,臨城的防禦工事逐漸被摧毀,城中的糧草和軍備也日益匱乏。但趙勇和他的將士們依然堅守着,他們心中懷着對國家和百姓的忠誠,毫無怨言。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趙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的左臂被敵軍的箭矢射中,但他毫不理會傷痛,繼續奮勇殺敵。將士們看到趙勇如此英勇無畏,深受鼓舞,紛紛捨生忘死,與敵軍展開殊死搏鬥。 在趙勇的帶領下,臨城的軍民團結一致,頑強抵抗。敵軍久攻不下,士氣逐漸低落。而趙勇則抓住時機,組織了一次反擊,成功擊退了敵軍。 趙勇的忠誠和正義之舉傳遍了四方,周邊的百姓紛紛前來支援,爲臨城送來糧草和物資。其他將領也對趙勇敬佩不已,紛紛響應他的號召,共同抵禦外敵。 最終,在趙勇的堅持和各方的努力下,敵軍不得不放棄對臨城的攻擊,狼狽撤退。臨城得以保全,百姓們重新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趙勇的故事,正是“忠驅義感”的生動寫照。他以忠誠爲動力,憑藉正義之信念,在艱難險阻面前不屈不撓,爲了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義無反顧地投身戰鬥。他的事蹟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正義和忠誠而不懈奮鬥。

忠驅義感-成語圖片

忠驅義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