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報平安
成語拼音
- zhú bào píng ān
竹報平安成語解釋
- 比喻平安家信。
典故出處
-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遠在他鄉的他每逢佳節都會給家人寫信,只爲傳遞竹報平安的心意。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生活着一位名叫李正的年輕人。李正家境貧寒,但他勤奮好學,心地善良,且對父母極爲孝順。
李正的父親因常年勞作,身體每況愈下。爲了給父親治病,李正四處奔走,尋求名醫,不惜花費家中所有積蓄。然而,父親的病情卻依舊不見好轉。
這一年,朝廷徵兵,凡是年輕力壯的男子都要入伍征戰。李正也在徵兵之列,可他放心不下病重的父親。但身爲子民,又怎能違抗皇命。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李正跪在父親的牀前,淚流滿面地說:“父親,孩兒不孝,此去不知歸期,不能在您身邊盡孝。但請您一定要保重身體。”父親強撐着病體,握住李正的手,顫聲道:“兒啊,你只管去,爲國家效力,不必牽掛爲父。”
李正帶着對家人的牽掛,踏上了征程。戰場上,金戈鐵馬,烽火連天。李正英勇無畏,衝鋒陷陣,心中卻始終惦念着遠方的親人。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正所在的軍隊戰況膠着。而遠在故鄉的李父,病情愈發嚴重,每日都盼着兒子能早日歸來。李正的母親日夜祈禱,只盼兒子能平安無事。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李正所在的部隊陷入了敵軍的包圍。生死存亡之際,李正憑藉着過人的勇氣和智慧,帶領着戰友們殺出了一條血路。這場戰役之後,局勢逐漸明朗,戰爭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李正滿心歡喜,歸心似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鄉,見到日思夜想的親人。可在歸途中,道路崎嶇,險阻重重。李正擔心家中父母牽掛,便在路過一片竹林時,砍下一節竹子,在上面刻下“平安”二字,託付給一位順路的商人,希望他能將這竹節帶給自己的父母,以報平安。
商人不負所托,將竹節送到了李正的家中。李父李母見到竹節上的“平安”二字,喜極而泣,知道兒子一切安好,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後來,“竹報平安”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人們常用它來表達遠方親人平安的消息,也寄託着對親人和朋友深深的祝福與牽掛。
竹報平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