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異心

成語拼音

zhú bǎi yì xīn

竹柏異心成語解釋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典故出處

《楚辭·東方朔〈七諫·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達也;柏心實,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達道德,而君閉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異心也。”

成語典故

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則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而皆寶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

成語造句

我們在團隊合作中,應當齊心協力,避免出現竹柏異心的情況,否則很難達成目標。

成語故事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 有兩位將領,一位叫李義,另一位叫張猛。他們曾一同在戰場上並肩作戰,抵禦外敵,立下赫赫戰功。然而,隨着局勢的變化,他們所面臨的誘惑與挑戰也日益增多。 李義爲人正直忠誠,一心只爲國家和百姓着想,他渴望能夠結束這亂世,讓百姓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而張猛則逐漸被權力和財富所迷惑,心中的慾望不斷膨脹。 當時,朝廷內部紛爭不斷,各方勢力爲了爭奪權力而不擇手段。張猛在這種環境中,漸漸迷失了自己的初心,開始與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勾結,妄圖謀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財富。 李義多次勸說張猛,希望他能迴歸正道,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但張猛卻置若罔聞,認爲李義是在阻礙他的前程。 終於,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張猛爲了自己的私利,竟然做出了背叛的舉動。他故意泄露軍事機密,導致己方軍隊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李義得知此事後,痛心疾首,他怎麼也沒想到曾經與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會做出如此不忠不義之事。 李義爲了挽回局勢,率領着忠誠的將士們拼死抵抗敵軍。然而,由於張猛的背叛,這場戰役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戰後,李義對張猛徹底失望,他感慨地說:“曾經我們志同道合,如今你卻被慾望左右,與我竹柏異心,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此事傳遍了軍中,衆人皆對張猛的行爲感到憤怒和不恥。而李義則繼續堅守着自己的信念,爲了正義和國家的安寧而不懈努力。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竹柏異心”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在面對各種誘惑時,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和初心,莫要因一時的慾望而背離正道,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選擇。

竹柏異心-成語圖片

竹柏異心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